闻言,钟叔身形一晃,眼圈当即就红了。
这下完了,张武不会轻功,衙差迟迟不见人影,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小豆子被淤泥活埋?
李明珠站在鱼塘边,望着离自己约十米远的小豆子,脑筋飞快地转动起来。
怎么办?周围没有一个人会轻功,单单靠绳子也没法将小豆子救出鱼塘,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漂浮在淤泥上面,不沉下去就好了……
思及此,李明珠蓦地双眼一亮,转身对钟叔道:“我有个办法可以试试,你马上找一扇门板来,不要那种雕花镂空的门板,要找上面没有镂空图案的普通门板。”
为什么要找门板?
虽然钟叔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但情急之下他也没有多问,而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立马跑回家里,火速拆了一扇木制门板过来。
李明珠指挥钟叔将门板平铺在淤泥上,由于门板面积大,压强小,所以并未沉入淤泥里。
见状,村民们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都是又惊又喜。
李明珠凝思片刻,又开始犯愁。
虽说这单独的门板不会下沉,但如果人趴在上面,不一定不会沉下去,而且就算门板能承受人的重量,那么究竟该让谁去救小豆子呢?
让钟叔去吗?
可万一钟叔没救起小豆子,反而把自个儿也困进淤泥里,那该如何是好?
倘若钟叔单单是困进淤泥里还好一点儿,万一不小心被淤泥活埋,那出此下策的她,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正当李明珠左右为难时,钟叔已经打算下塘去救小豆子,他让张文抓紧救命绳的一端,而救命绳的另一端仍然握住小豆子手里。
为了百分之百救出小豆子,钟叔又找来另一条长绳子,让王松抓住一端,另一端缠在他手臂上,然后他就带着那条长绳子,准备下塘。
这时,李明珠着急了,连连劝慰钟叔,说门板很可能不安全,让他一定要小心,假如无法救起小豆子,那万万不可逞强,以免将他自己也陷入险境中。
钟叔答应了李明珠的话,又在李明珠的建议下,整个人趴在门板上,以两只手当作桨,像划船一样,在淤泥上匍匐着,缓慢地划向小豆子。
钟叔每划动一下手臂,众人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脸色也更加凝重。
从鱼塘边到小豆子所在的鱼塘中央,钟叔明明只用了短暂的7分钟,但是对于所有人而言,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钟叔终于划到小豆子身边时,小豆子欣喜若狂,心急火燎地就想爬上门板。不料,他的手臂刚动了一下,身体就往淤泥中下沉!
鱼塘边的李明珠看得心惊胆战,紧张地大叫起来,让小豆子不要再动,又让钟叔在确保门板不会下沉的情况下,慢慢坐起身,把另一条救命绳栓在小豆子的腰间。
明明是寒冬腊月的天气,明媚的阳光下,钟叔仍是急出满头大汗。
按照李明珠的指示,他小心翼翼地从门板上坐起来,抓起救命绳,将绳子浸入淤泥里,再摸索着捆在小豆子的腰间。
等确定救命绳捆牢以后,李明珠让岸上的众人一同用力,仿若拔萝卜一样,逐渐将小豆子从淤泥里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