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入v了,谢谢大家支持…… 趁大家都在,两家坐在一起商量彩礼的事情。沈家的意思是,要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就行,其他的结婚时再置办。这两样等兰欣结婚时都给当陪嫁,还是原封原地送回姜家去。有了自行车兰欣回娘家方便;有了缝纫机,自己做衣服方便,这缝纫机是稀罕物,老是上人家家去借着用,人家肯定不舍得。手表和录音机就不用了,这两样不怎么实用。
姜家条件还算不错,姜爸在生产队上混工分,挣得少点,一年也就弄个百十块钱,可他只存钱不花钱,这是个好处;姜学兵有点工资,都自己存着,也能拿出现钱来;姜爷爷算是退休老红军,有国家补助的钱拿着。买彩礼不用发愁,姜学兵的二堂哥就在镇公社上班,凭他的关系也能弄到各种票据。
两家都是好说话的人,条件也差不到哪里去,既不争面子,又不图钱,为得就是孩子们以后能把日子过好就行,所以这事很快就商量好了。
沈二哥看着大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商量的热火朝天,都说到妹妹结婚的事情上去了。他戳戳一旁的大哥,说:“大哥,兰欣才多大,就这么给定下了,想着妹妹成了别人家的人,我咋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呢?”
沈大哥说:“妹妹长大了,早晚会嫁人。你也一样,早晚都得娶媳妇。爸妈都是为兰欣好,觉得姜家可靠,才给兰欣定下亲事。”原来的大哥想得最清楚。
沈二哥又贼兮兮地笑起来:“大哥,兰欣比你定亲还早,我看今年你也得结婚了,要不耽误咱妹妹嫁人。”
农村就这样,一般都是按孩子的年龄来安排婚事,要是妹妹结婚赶在哥哥前头,说出去名声不怎么好听。
沈大哥比较实在,实话实说:“我又不在乎这个,谁先结婚不一样。还说我,你也快了,该到年龄找对象结婚的时候了。就是咱俩都没兰欣这速度,过个年,走个亲戚就定亲了。”
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预测不了未来,谁也没想到过个年兰欣就定亲了,就是兰欣这重生的人也没预料到。
沈二哥也犟,不在乎地说:“我哪能一样,我还想自由两年,才不这么早结婚生孩子。到时候咱爸咱妈催我,我就说姜学兵年龄大,等不起,让妹妹先结婚。”沈二哥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他不想早早被束缚,索性玩两年再说。
沈大哥了解弟弟的脾气,比较爱疯爱玩,还跟个孩子似的,没个定性,兴许结了婚才能稳当点。
撇开两人不提,姜学兵的意思是,他很快就要走了,想在走之前多和兰欣相处一下,想带她去市里转转,给兰欣买点喜欢的东西。
既然他们的事情定下了,沈妈就没再拦着,嘱咐说:“出去是出去,你们注意点就行,别胡乱花钱买东西,有钱就攒着,结了婚也得花钱。”她怕俩孩子年轻,有点钱胡花花了,过日子就得省点,该买的就买,不该买的尽量别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