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夕菀看到这样的侯氏,忍不住想,也许当初晏晋丘让人传出这件事的时候,就是为了让侯氏对晏伯益死心或者心生恨意,而皇帝那里根本不是主要目的。
“嫂嫂,外面的流言如何能信,你何必为了不相干的话让自己如此,”华夕菀叹了口气,“你现在情绪很激动,等冷静下来后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我以前就是为了一个男人太冲动过才做出那些事,反而是现在无比的冷静,”侯氏面色平静的喝了一口茶,“我愿意帮你们,并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等到显王登基时,能保我侯家满门平平安安。我的娘家我清楚,他们都是胆小怕事的人,也不愿意掺合进皇位争夺中,若不是因为我,他们根本连这些事的边都不用沾染上,仔细说来,其实是我连累了他们。”
华夕菀沉默不言,心里却对侯氏有了新的认识。
“身为女人,难道连自己枕边人怎么想都不清楚吗?”侯氏嗤笑一声,“他的心不在我身上,也不在王府其他女人身上,以前我想要得到他的真心,现在我不需要了。”
华夕菀亲手给侯氏添好茶水,她的看法与侯氏不同,晏伯益或许心里确实没有侯氏,但是要说他对太子妃林氏有多真爱,恐怕也没什么可能,女人在晏伯益眼中,大概跟工具差不多,他追求皇位的原因是野心,而不是因为对一个女人的感情。
“这全是我的心里话,三日后我会让你们看到我的诚意。”侯氏离开前,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显王府。
华夕菀坐在湖心亭中,想起侯氏说起自己娘家时的神情,轻轻叹息一声,喝了口温热的茶水。
“在想什么?”晏晋丘拿过她手里的杯子喝了一口,然后在她身边坐下,“侯氏说了什么让你为难的话?”
华夕菀把侯氏说过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道:“你相信她吗?”
晏晋丘挑了挑眉,姿态悠闲道:“等她把诚意拿出来后,我就知道该不该相信了。”他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这些小事别太放在心上了,侯氏的话是真是假并没有那么重要。”
华夕菀嫌弃的拍开他的手,抢回自己的茶杯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要喝茶自己倒去,别每次都抢我的杯子。”
亭中的下人:每天都看到王爷王妃用尽手段秀恩爱,人生真是艰难啊。
三天后,晏晋丘收到了一本账册,里面写明了晏伯益开销明细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拿来收买人心了。
“看来这个侯氏真的与晏伯益离心了,”木通见晏晋丘心情好,便小心翼翼开口道,“王爷,我们要不要再添一把火?”
“过犹不及,”晏晋丘把账册扔到一边,“先等等再说。”
“那……”
“王妃那里午膳快好了。”晏晋丘摆了摆手,“用过饭再说。”
木通:总觉得王爷跟王妃在一起后,变化就越来越大了,这一定是他的错觉……盛郡王府中,晏伯益脸色不太好看道:“这几天你已经去过显王府,我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与显王妃感情这么好了。”
“您前些日子不是让妾跟显王妃走近些吗?”侯氏满脸不解道,“显王妃是个懒散人,平时不爱见外客,难得这几日她愿意见我,我如果不去,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晏伯益闻言皱了皱眉,不过没再开口。
第86章 警示
朝堂之上,一个官员正慷慨激昂的弹劾大理寺卿,细数他数十条罪状,并罗列出一堆的证据,大有不告倒此人不回头的架势。
众位官员的表情有些微妙,谁都知道大理寺卿与盛郡王关系很好,并且对盛郡王十分的推崇,现在这人弹劾大理寺卿,无疑是在跟盛郡王作对。
一个小小的御史敢这么做,究竟是谁给他的胆量?或者说……他背后的主使者是谁?
而皇帝果然也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当即便摘了大理寺卿的乌纱帽,并且当堂羁押进大牢,稍后再继续发落。
几乎所有人都了解到了一个信号,那就是皇上要对盛郡王下手了!朝中之人分为几派,一派是坚定的保皇党,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一派是保皇室党,他们觉得皇上膝下无子,应该从皇室侄儿中挑选一个过继封为储君,这一派人大多都很支持盛郡王;还有一派是中立党,他们往往选择认为对的或者对自己有利的,而不拘泥于哪一派。
在中立派看来,皇帝的决策不一定就是对的,而盛郡王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完全不用急着站位,免得得罪了下一位真正的帝王。他们宁可不要从龙之功,也不要成为下一任帝王的眼中钉。
启隆帝的态度太过坚决,让盛郡王一党的人想要求情都没法开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禁卫军把大理寺卿拖走。
“朕看张厚此人就很不错,大理寺卿一职,就由他来暂代吧。”皇帝为了以示自己的公正,特意选了曾经让他不满的大理寺少卿张厚赖担任大理寺卿一职。
众位官员有些意外,这个张厚不是之前因为查太子一案,引得皇上大怒的大理寺少卿
?怎么皇上如此大方的把他给提拔上来了,他们还以为皇上会因太子之死而迁怒于此人呢。
启隆帝当然不是多大度的人,他提拔张厚不过是做给别人看而已。他要天下人知道,连张厚这样的人他都能重用,所以现在被他罢免的人不是他出于私情,而是因为此人真的犯了滔天大罪。
说来,也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块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