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和尚一脸的见怪不怪:“这些是青州来的灾民,寺内初一十五会放粥接济他们,因明日便是十五,所以他们现在就来排队了。”
听到洒扫和尚的话,陆卓和裴翊刚刚轻松了一会儿的心情,立即又沉重起来,两人同时望向对方。
裴翊在陆卓脸上看到不忍,而陆卓在裴翊脸上看到了更多。
陆卓心里一沉,猜到裴翊那里恐怕有一些不好的消息,而这些消息会让这些大郑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
知此地不好多言,陆卓将两人身上的钱财都交给红安寺的和尚,请他们用这些钱为寺外的灾民多购置些吃食,然后带着裴翊离去。
两人牵马从寺外那群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地上的灾民身旁走过,灾民只是麻木地看着他们,脸上没有露出半分多余的表情,却压得陆卓的心越发沉重。
行到山道上,两人飞身上马,行出老远陆卓才‘吁’了一声,勒马停了下来。听到他的声音,裴翊亦停了下来,回头正想问他怎么了,却撞上了一双幽深的眸子。
裴翊的话顿住,低头拍了拍身下的马,错开陆卓相询的眼神。
陆卓却不是个会适可而止的人,他驭马上前,拉住裴翊握在缰绳上的手,令裴翊不得不抬头望他。
看清裴翊脸上疲惫的表情,陆卓轻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裴翊叹息一声,左右望了望,见山道之上只有他们二人,方才闭上眼眸向陆卓吐出心事:“陛下有意出兵北蛮。”
陆卓闻言一惊:“老皇帝疯了!”
大郑这几年年景都不好,加上各种天灾人祸,百姓生活处境可谓艰难,京城去年一壶三文钱的酒今年已经涨到八百文,这还是天子脚下,还能称得上繁华的地方,其他不曾被人见到的灾祸之地,不知有多少人家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户部早就没银子了,连赈灾都艰难,皇帝这时候要出征伐北蛮,是真没想给大郑百姓留活路是吧?
陆卓冷静下来,皱眉道:“这不是个明智之举。”
现在这种情况,不先安抚民生,竟还想着打仗?这老皇帝是不是老糊涂了。
裴翊抬头望向京城方向,出声解释道:“我离京前跟太子见过一面,他说陛下这几年身子不怎么好,恐怕……陛下一生志在打过猛虎关,收回当年在先帝手中丢失的两座城池。他一心在他的千古之名,恐怕也没什么理智了。”
何况……裴翊想起离开塞北前,发现营帐中丢失的东西,不由地捏紧了手掌。
陆卓感觉到他绷紧的手背,安抚地摸了摸,同时担忧地望着裴翊出声问道:“若老皇帝真要打仗,你待如何?”
是选抗旨不尊?还是选忠君爱国?
裴翊说他都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做什么样选择,摇头向陆卓说道:“拖吧,能拖多久是多久。”
陆卓看着他拧起的眉头,只恨不得现在就拿剑冲到京城去,把那个让他皱眉的老头子砍了,就此了断他的烦恼。
看了半晌,陆卓忽然笑了笑,岔开话题玩笑道:“也不必太担心,你不是说那老皇帝身体不行了吗,说不定我们回塞北就能听到国丧的好消息。”
国丧也能叫好消息?真是满口胡言,裴翊瞪他一眼,表情却不再似刚才那样凝重。
陆卓想,裴翊或许早就知道自己会选什么。百姓还是君王?他早就选了。
他顺势牵起裴翊所骑之马的缰绳,驭着两人的马在山道间小步走了起来,两人慢慢行在山道间,见往来之山水心情渐渐开阔。
陆卓望着远山,向裴翊许诺道:“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陪着你的。”
他的话似一粒石头在裴翊手中激起千层波浪,望着他的侧脸裴翊脱口而出:“你若是食言怎么办?”
陆卓回头望他,笑道:“若是食言,叫我曝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魂魄离散,不入五道轮回。”
郑人敬鬼神,这誓言可以发得极重。裴翊凝眸看了他许久,摇头道:“不必如此。”
他驾马靠近陆卓,伸手在陆卓脸上摸了一下,表情平静地说道:“若你食言,那你我便一别两宽,你回你的江湖,我依旧在塞北……我会再寻一个别的人陪着我。”
陆卓闻言心道那还不如就让我曝尸荒野,魂魄离散。
不过陆卓不信自己会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