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盛海阳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儿子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寡言,什么事都不跟他说,他才意识到出问题了。
盛海阳承认自己得负责。他刚离婚那会儿,盛昶君表现得很懂事,既不哭也不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父母分开的事实。对此,盛海阳还觉得儿子乖巧听话,比同龄人要成熟得早,懂得体谅父亲养家糊口的艰辛。
那时候的盛海阳是欣慰的,是骄傲的。他的儿子从来不闯祸,考试永远全班第一,同时自理能力也很强。天底下没有比他更轻松的父亲了。
他没意识到,盛昶君再怎么懂事也是一个会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他是被迫长大,被迫成熟。盛海阳很多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年,他开始推应酬、推加班,晚上尽量回家跟儿子一起吃饭。讲的话比以前多了一点,但隔阂并没有真正减少,盛昶君依然不会向他吐露任何心事。
他们就像两个有血缘关系、但没有情感连带的人。在盛昶君的成长过程中,盛海阳忽视了最重要的陪伴。这是往后想再弥补,也很难弥补回来的东西。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是江渝来了。
六点五十八分,盛昶君看了眼手表,起身说道:“爸,我去上学了。”
“带点包子去学校吃。”盛海阳把剩下的包子全部装进保鲜袋里,递给他。
盛昶君摇了摇头:“不用了。”
盛海阳坚持道:“你不吃给小渝吃。他肯定没吃早饭。”
盛昶君犹豫一下,最后伸手接过,揣进口袋。
打开门,江渝已经背好书包等着了。
“你俩路上慢点儿走啊。”盛海阳站在门口,目送他们下楼。
“好的,叔叔再见!”江渝招了招手,转身跟盛昶君一起踏入电梯。
盛海阳忽然有一瞬的恍惚。
十年前,盛昶君也是这样跟江渝一起上学,矮矮的小萝卜头,跟江渝手拉手,脆生生地与他道别€€€€那个时候他和前妻还没离婚。
现在,盛昶君仍然跟江渝一起上学,一米八的个子,比他还高半个头了,说话却带着淡淡的疏远,再没有小时候那种天真的无拘无束的腔调。
盛海阳叹了口气。盛昶君的闷性子成了一根扎在他心里难以拔除的刺。
还好有江渝。
盛海阳其实很乐意看到江渝和儿子走得近。在他眼里,江渝人缘好,性格外向开朗,在健全美满的家庭长大,很多方面都能与盛昶君互补。再加上他们认识了十几年,对彼此都很了解,盛海阳觉得两个小孩亲密点挺好,毕竟除了江渝,盛昶君就没交过别的朋友。
性格太孤僻不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独来独往,至少得有个倾诉的对象,换句话说,身边得有个能说话的伴儿。如果那人能是江渝,盛海阳会放心一点。
第14章
上午四节课分别是语文、历史、英语和政治。
对于江渝来说,这都是自带催眠功效的课。他仗着自己坐在后排,立起几本课本挡住脸,一觉睡到了十点多。
睡得太迷糊了,醒来时还光明正大地伸了个懒腰。伸到一半,恰好跟台上的英语老师视线相对。
“……”糟糕。
江渝急忙低下头,假装无事发生。
可惜英语老师不这么想,她锐利的目光紧盯江渝,冷冷地问:“江渝,睡醒了?”
“睡、睡醒了。”江渝讪讪地,有点心虚。
“既然睡醒了,你来给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英语老师说。
说来奇怪,江渝在他们班是实打实的学渣,不仅作业不交、上课睡觉,还能做到每学期都承包班里的倒数第一。成绩这样差的人,偏偏老师上课都爱点他,要么是回答问答,要么是朗读课文,好像把他当成反面教材来教学生一样。
椅子发出刺耳的噪音,江渝不情不愿地站起来,翻开课本,小声地问旁边的谢小芸:“姐,第几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