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急,你听我慢慢跟你说。”杨朔把他拉到长椅上坐着,“你先坐下。”
穆之南眼里突然蒙上了一层雾:“我……我为什么要先坐下?老杨……已经没了?”
“不是不是,唉你别怕,他确实受了伤,有点严重,DIC,现在在急诊重症抢救。”
第21章 血之劫难
“DIC?”
穆之南抬头看到医院的天花板,每一个格子都向他扑过来,把他生生砸在地上。
杨朔在旁边握着他的手,刻意放慢了语气告诉他说,老杨在楼梯间摔倒之后起初没什么感觉,当时整个门诊都很忙,他也没顾上,但他们都没预料到的是,当时被担架床砸在身上,断了一根肋骨,不巧刺伤了肝脏,引发出血,等他倒下被发现的时候,出现DIC的症状,好在第一时间就送去抢救。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生与死势均力敌的博弈,抢救回来的几率只有一半。
“DIC……老杨他,他都60多了,他怎么受得了这个……”
穆之南低着头自言自语,杨朔听不清他念叨什么,只能在旁边安慰:“别怕,咱们医院抢救DIC成功率很高,你别担心,血液科的廖主任和ICU的裴主任都在那儿,普外也在,你相信他们,好不好。”
“我要去找他,杨朔,我想去看看他。”
“你听我说,那边人已经很多了,院长副院长都赶过来了,我陪你过去,咱们不进去,咱们就在急诊重症门口等好么,你答应我,你这样,看你手抖的,你帮不上忙。”
“那你能帮得上忙,你是老杨的福将,你去。”
杨朔被他赶去了重症,穆之南就坐在急诊的等候区,和很多忧心忡忡的家属等在一起,此时他也是其中的一员,和他们抱有同样的焦躁和担忧。
他看着急诊匆忙的人,看各个诊室的门一开一关,这间医院,穆之南大学期间就经常来上课,至今已过了十多年,他见证了它从两栋楼开始,慢慢扩建成现在的样子,这些走廊,他走过无数个来回,最初的几年,都是老杨带着,手把手扶持着。
他甚至还能记起老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说过什么样的话。
——“穆之南,遇到这种情况你打算怎么处理?”
——“呃,要不先请神经外科来会诊?”
——“请会诊?你这个动不动就请会诊的毛病是我教的么?你当自己是院长啊想喊谁来喊谁来!要是只会说‘请会诊’仨字儿,这活小学毕业就能干,我培养你一个硕士干嘛!”
也是在这条走廊里,他刚把对自己动手动脚的杨朔赶走,老杨就告诉他:“杨朔是个好孩子,但他吧,怎么说呢,八面玲珑,精的跟猴似的,你要是真的打算和他在一起,要保护好自己。”
他又想起有一年去美国参加小儿心脏疾病诊疗年会,会上他展示了自己成功完成的一例体重仅有1.6公斤早产儿的肺动脉闭锁手术,受到同行盛赞,等他回来,还是在诊室门口,老杨揉了揉他的头发,说:“好样的,没给为师丢人!”
那年在地震灾区救援,收到老杨的微信,他发了个采访链接,留言说:“穆之南我不希望你冒险,不期望你做什么英雄,你给我千万千万注意安全!”那时的他,脑子里浮现的,就是老杨在急诊,老杨在手术室,以及老杨在他心里,被当成了父亲的样子。
急诊重症的门开开合合,穆之南看到有些急躁的廖主任,一边走一边说打什么电话之类,他拉住一位不太熟悉的小医生问:“老杨怎么样了?”
“我们要血浆,血库说A型血没有了,正在跟血液中心联系。”
穆之南一听,跑到护士台打电话:“我穆之南,什么叫A型血没有了?你们血库不是号称保障临床抢救的么!他妈的这种时候不多备点血,不是失职是什么!”
血库的工作人员无端被骂,心里也愤愤不平:“我们哪儿失职了,早就预计到这种情况,早晨就向血液中心申请了,上午只送来一批,但产科有个羊水栓塞的产妇,还有几个内脏出血的也做了手术,我们打爆了血液中心的电话,都说车堵在路上动不了。”
“老杨是这家医院的第一批员工,他在这儿救了一辈子人了,他今天需要别人来救他的时候,你们跟我说没血……”
穆之南说不下去了,他拿着电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跟我说,血液中心的车堵在哪儿了,我开车过去拿。”
“穆主任,你不知道,外面现在别说开车了,走都走不出去,我不跟您说了还有电话进来。”
血库没血,这大概是一件非常荒唐但仔细想想又有点合理的事,毕竟六附院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受灾伤员的救治,穆之南没办法说什么,但越是合情合理,心里越憋屈。
杨朔从急诊重症出来,他进去其实也是在旁边围观,抢救老杨的阵容已经很强大了,而他不看还好,越看越觉得受不了。
穆之南什么话都不说,就愣愣地看他,杨朔感觉太阳穴在跳动,他用了些力气揉了揉眼睛,在他旁边坐下。
两个人不言不语了一阵子,穆之南开口说道:“杨朔,我们不做医生了好不好,我们在学校教书也能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