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阳谋私利

金钱帝国 炎宗 2153 字 4个月前

李辰在美国过的很平静,但香江这三个月,风起云涌,浪潮迭起。

从九月中旬开始挂牌停业的恒荣银行,最终的盘查结果出来了,很是触目惊心。

恒荣资不抵债,最近两年每年的亏损率都超过30,也就是说这家银行已经一文不值,购买者需要垫付债务,然后就可以拥有100的股权。

恒荣银行的固定资产和旗下的地产公司拥有的二十几块地皮,是最值钱的物资,估值在6亿港元,恒荣在外的欠款,高达176亿,而且基本都是死帐,单只大来财务一家,就欠款近9亿港元。

海外信托银行的调查结果,在11月中旬公布,又在混乱的金融市场投下一块巨石,激起惊天骇浪。海外信托直接亏损高达5亿港元,还有8500万美元的违规支票不能汇兑却被兑换出去。不良借贷超过7亿港币。

港府不得已勒令其停业整顿,等候处理。

一时间,香江市民茫然了,香江银行究竟怎么了?一股银行不能信任的言论在基层悄然兴起,随即扩散开来。大大小小的银行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再也不敢将钱存放在银行。

而促成这波浪潮来的更猛烈的因素,李辰也没有预料到。

佳华地产是香港一家老牌地产公司,本着低谷抄底的经营原则,最近一年多,佳华地产购置了大批地皮,并开始兴建经济房,意图打造低端市场,将市民从银行提取的钱财吸聚过来。

这一策略本质上说极为英明,但他的决策人低估了舆论对市民的影响力。

在十一月中旬,中英第一阶段会谈结束,双方会谈的并不愉快,这一结果也导致了很多外籍人士、富商和投资者加紧撤离香港的步伐。同时这波风潮直接影响了佳华地产的销售,新建的房产销量尽然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套。

佳华地产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

而佳华的破产,最直接倒霉对象是新红基银行。他是佳华地产的主要信贷银行,佳华破产也宣告新红基银行多年的放贷打了水漂,一时间新红基支付能力出了问题的言论甚嚣尘上。与父亲早年关系莫逆共同创业的香港豪门冯家是新红基银行的大股东,出面挽救新红基,但奈何大潮涌来,螳臂当车者死。

新鸿基银行面临资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双重困难,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自行挂牌停业整顿,等候有投资者注资,也成为香港第三家挂牌停业的大中型银行。

尽管香港经济司和汇丰银行频频放话,鼓舞金融市场,但铁一般的事实让老百姓再也不相信这些“空话”。

这一波挤兑风潮扩散到香江所有银行。

汇丰和渣打及中银香港,都不得不紧缩银根,勉强应对这轮风波,至于说支援其它中小银行,有心无力。

在这场风暴中,只有永安银行一直稳如磐石。这既得益于大卫他们的提早半年准备,同时也是因为永安不算中大型银行,存储金额并不太高,以李辰的财力,支付完全没问题。

相信这场风波之后,永安即便不收购任何资产,也能在市民中树立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