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是肯定要借的,但如何借法?回报与收益会怎样?对方的担保条件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慎重考虑,更重要的是,怎么个借法,不影响李氏财团旗下产业的运作?
还有就是,别到时候与北美资本开战,自己手中没钱,那就是天大笑话了!
“阿敏,让李嗣源过来一趟,另外电话通知雷德蒙和克雷,让他俩也过来。”李辰在室内度步,转了两三圈之后,还是想听听手下大将的意思。
很快他心底有了计较,西德政府借贷如此庞大的款项,肯定不是一次性支付,如果有个两年的支付期限,李氏财团就能撑过目前的这道难关——两年的时间,无论是东欧及苏俄的短线投资,还是汇众基金乃至股市上的资本就可以逐步回收,紧虽然紧一些,但并不妨碍自己计划的开展。
他拨通远在列支敦士登的李明远电话,这次资金的大头,肯定要来自帝国基金。
李明远前些天走访苏俄,在列宁格勒、基辅、莫斯科等地刚刚签下巨额合同,听闻李辰要抽调资金,借贷给西德政府,一时间也头大不已。
“我稍后联系李琦,看他那边能抽调多少资金,我这边再加上大桥银行,最多能抽调四百亿。”李明远在电话中寻思了半天,报出一个数字。
“会影响阿银在苏俄的投资计划嘛?”
这个资金数量已经超过李辰的预期,他自己估算,如果能按照两年时间交付,第一批借贷款项在八百亿美元左右,剩下的四百亿,永安金融和桑坦德银行,再加上华人财团的资本,应该足够。至于第二批,则可以让渣打银行、马来西亚银行、台岛几个中小银行筹措资金。至于第三批,呵呵,那就不用着急了,到时候这几大银行的都能空出部分盈利足以支付,更何况只要度过明年三月份,各大集团公司的年度盈利也将出炉,到时候资金充裕的很。
“有一点影响,但没关系,苏俄政局动荡,我寻思这些工程具体开工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我已经预留一笔启动资金。”
李明远的话语信心满满,爽朗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过来,连进门的李嗣源都能听见。
“西德政府借钱?他们为什么不发行统一债券?”李嗣源听到李辰说完这件事,觉得蛮奇怪的,很自然的问道。
“嗨,还不是要面子。况且向我们借钱,其实也就是债券的变种形式,只是他们觉得我们的要价低吧。”他的这个问题,刚才李辰也问过海因茨,才知道科尔政府为了不影响德国统一后的民心安定,否决了央行行长施莱辛格最初的建议——发行统一债券。
“借多少?”李嗣源心底估了个数字,但当李辰说出具体数额时,还是吓得一口茶喷出来。
“这么多?做他的春秋大梦去!”他直觉的就摇摇头,给出自己的意见。
说完之后,李嗣源才发现自己口无遮拦,小心翼翼看了眼李辰,见他在思考,似乎没注意到自己言语中的冒失,连忙又补充道,“即便要借,我的建议是借一部分,他们要求的数额太庞大,哪家财团短时间内能筹集这么多的资金?”
“而且我们最近在内陆、南美、法国、东欧和苏俄的投资都不小,万万不能影响我们自己的发展计划。”末了他还补了一句,“即便是德国国债,又能有几个利息?我们李氏财团差那么点利息钱?”
如果不考虑未来的资本平衡,他的建议是对的——在李氏财团手中,这些资本无论做什么投资,收益都会要高于德国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