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战地黄花终) (7)

择天记 猫腻 13840 字 4个月前

采药,对这种环境非常熟悉。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云雾忽然变淡了很多,头顶的天光也变得越来越清楚。

陈长生精神为之一振。

寒冷的风穿过峰间的青树与怪石,落在他的脸上,里面带着些湿意。

云雾骤然散去,他视野变得无比开阔,往北看可以看到弯曲如线的桐江。

这便是圣女峰的峰顶。

……

……

陈长生非常确定,徐有容便在这里闭关,但他在峰顶走了两圈,看到了数百棵从来没有见过的古树,看到了她在信里提到过的崖边的那块石头,甚至看到了她在信里提到过的那几种翠色的可爱的小鸟,就是没有看到洞府。( 小说)

白鹤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平静了很多。在奉阳县城听到肖张那番话后,他便一直很紧张甚至有些焦虑,到了这里后,所有的紧张与焦虑都已经消失无踪,因为峰顶就像她在信上说的那样,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战斗的痕迹。

依然让他有些不解或者说警惕的是,按道理来说,徐有容在圣女峰顶闭关,即便可能要数年之后才能出关,南溪斋也会留些弟子在这里随侍才对,不然若她在洞府里修行出了问题需要帮助怎么办?

他回到峰顶面北的那面,这里有数棵古树,还有一处很浅的水潭,正是他先前以为应该是洞府的地方。他做出这个判断,除了方位与风景以及水潭畔的那些痕迹,最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碑文数量最多,看着最古老。

在圣女峰的峰顶崖壁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碑文。

那些碑文是直接刻印上去,其中有些有他很熟悉的碑文。

天书碑的碑文。

他听徐有容说过,这些是首代南方圣女从京都天书陵里亲手拓印的天书碑文。

与李子园客栈外卖的那些拓本不同,这些碑文里蕴藏着那位圣女的无上智慧与至高神魂,拥有天书碑的真义。南溪斋对天书碑的研悟,向来不弱于离宫,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更胜一筹,便是因为她们拥有这些碑文。

陈长生在崖壁上找到了照晴碑的碑文,伸手摸了摸,手指传来清凉的感觉。

那些线条与天书陵的碑文并无两样,但隐隐有些极为细微的区别。

这些区别并不是谬误,而是代表着首代圣女对碑文的理解。

陈长生对天书碑的了解要远远超过别的修道者,哪怕那些真正的天才。

因为他在天书陵里解碑的过程与众不同,而且他的手腕上一直都带着五座天书碑。

只是轻轻触摸,微有所感,他便知道,如果自己能够仔细研究圣女峰顶的这些碑文,必然会对自己的修行带来极大的好处。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他现在首先要找到洞府。

便在这时,他感觉到手指下的崖石有些微微震动传来。

一道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清淡气息,从密密的青藤里传出来。

他顺着那道气息走了过去,把那些密密麻麻的青藤拨开。

青藤的后面,依然是崖壁,不管是看还是亲手触摸,都看不出来异样,就算用锤子往里面砸,也只能砸出无数的山石。

但陈长生知道这道崖壁里面不是山石,是空的,换句话说,圣女峰的洞府便在里面。

不是他能够看破崖壁上极为高妙的阵法,而是因为那些青藤。

这些青藤也是一道阵法,不如崖壁上的那道阵法强大,但同样能够障住神圣领域强者的眼光。

陈长生能够看破这些青藤,是因为他见过这些青藤。

这些青藤是桐宫。

桐宫是一座阵法,他在京都皇宫里见过。

这些青藤变成的桐宫,他则是在周园里见过。

当初在周陵里,徐有容把她手里的桐弓变成了桐宫,青叶招摇于狂风暴雨之中,哪怕那时候的她重伤将死,依然坚固。

既然这些青藤是桐宫,是桐弓,是她的弓,那么她这时候应该就在崖壁里。

很明显,由桐弓化作的青藤知道陈长生是谁,没有向他发起攻击,也没有发出警告,发着淡淡的柔光,很美丽。

陈长生看着手里的青藤,想着那年奈何桥上白纱落下,然后看到的那张脸。

在满天风雪里,她眉眼如画,发着淡淡的柔光,美丽的难以言说。

他望向眼前这道冰冷的石壁。

她就在石壁的那头。

他在石壁的这头。

如果眼光有真实的热度,冰冷的石壁这时候可能会开始燃烧。

如果这是一道石门就好了,他可以轻推,或者轻敲,问一声有人在吗?

不,就算这是一道石门,他还是不能轻推,也不能轻敲。

他只能像现在一样,静静地看着。

……

……

(虽然陈长生很有做僧人的潜质与理由,但我不会让他如此的。)

第876章 风景旧曾谙

徐有容在石壁那边的修行可能到了关键的时刻,任何外界的干扰都非常危险。全集下载? ? 火然? 文 ???.?r a?n?en`

所以陈长生什么都不能做,但他也没有离开,在那道石壁前静静地站了很长时间。

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想念以及别的一些极为复杂的情感,后来则是因为他生出些不好的感觉。

说到推演计算,除了魔族军师黑袍,已经死去的天机老人,他的师父商行舟,接下便应该是徐有容。

陈长生没有命星盘,没有学过推演计算,但他跟随苏离学过慧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慧剑也是一种推演计算的方法。

他往回望去,一直望到在松山军府收到那封信。

接着是汉秋城,汶水城,奉阳城。

南溪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圣女峰明明还是这般宁静,就像她以前在信里说过的那样。

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肖张确实没能进入圣女峰。

他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如果她在石壁里继续闭关,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情发生,他必须弄清楚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自何处。

那个问题不在石壁的那头,而应该是在石壁的这头。

他只需要找到那个问题,然后解决掉,徐有容便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究竟是什么问题居然会影响到石壁那头的徐有容?

要知道无论是化作青藤的桐弓,还是石壁上那道无比强大的阵法,都可以保证她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

陈长生离开了那道石壁,走到崖畔。

桐江正在北方的原野间流淌,从极高远的地方望过去,极其蜿蜒。

被斜阳一照,就像是午后绣花乏了的小姐随意扔在桌上的金线。

这样的形容,曾经在两年多前徐有容给他的书信里出现过。

崖边那块青石,她也在信里提过,她喜欢坐在那里看风景。

陈长生在崖边坐下,望向这片美丽的风景。

风景旧曾谙。

……

……

风景很美,不会看厌,但陈长生没有看太长时间,便收回了视线。

他拿出了一本有些古旧的书籍开始翻看。

平静片刻后,他依然没有找到那个问题,连线索都没用,于是便不再去找,不是放弃,而是知道越刻意有时候越容易错过。

他随意地回想从松山军府开始的所有事情,以近而推远,首先想到的是在山门处遇到的那两个南溪斋的小姑娘。

那两个小姑娘用的是南溪斋的合剑术,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让唐三十六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当时觉得两个小姑娘用的合剑术,与他知道的合剑术有些极细微的改变,这让他产生了些疑惑。

难道这与他担心的事情有关?

合剑术的基础是斋剑。

他这时候在看的那本旧书,叫做斋剑相合考,出自一位曾经在南溪斋学习了三十年时间的青曜十三司女教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青曜十三司的前辈与徐有容的人生历程很相似。

这是陈长生第一次正式研究合剑术,他越看越觉得佩服,明明是很简单的剑法,对施剑者的要求却是如此之高。难怪整个大陆也只有相对与世隔绝、道心静明的南溪斋弟子才能把这套剑法发挥到极致,以致最后出现了威震天下的南溪斋剑阵。

现在的陈长生是举世公认的剑道天才,如果忽视他的年龄,甚至可以被称为剑道大师。

他对剑道方面的知识与掌握越来越炉火纯青,相对应的,他对剑道也越来越痴迷,虽然还及不上当年的苏离以及离山剑宗的那些人,但接触到如此合剑术这样新鲜的剑法,自然渐渐沉醉其间,渐渐忘了时间流逝。

斜阳照着桐江,也照着圣女峰顶,越来越红暖。

陈长生已经看到第三本与斋剑、合剑术相关的书籍。

他左手握着书卷,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拟为剑形,不停地比划着。

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随着自己的动作,一道无形的剑意从指尖探出,把红暖的光线与微寒的山风切成了无数碎片。

崖畔到处都是凌厉的破空声。

流云散开,林间的灵兽畏惧地奔到远处,只有那几只翠鸟站在不远的地方,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

大概它们在想,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的动作和以前那个小仙女的动作一模一样?

便在这时,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清亮的鹤鸣。

几只翠鸟蹦跳着离开,去树下寻找最小最可爱的晚餐蘑菇。

林间的灵兽们又退到了更远的地方。

崖间的流云骤然散开。

一只白鹤破云而出,盘旋着落下,然后走到陈长生的身边。

鹤唳响起时,陈长生

便已经醒来,他伸手摸了摸白鹤的细颈。

白鹤轻轻啄了一下他的手,然后望着山下被云遮住的那片崖坪,轻轻叫了两声。

陈长生知道它是在告诉自己那里发生了事情。

按时间算来,应该是唐三十六等人已经进了南溪斋,难道还真的又有什么误会发生?

他站起身来,望向被夕阳照耀的那片石壁,说道:“我过段时间再来。”

……

……

当陈长生在翻山越岭的时候,唐三十六还在山道上看风景。

那两名南溪斋少女被放了后,他和户三十二慢慢走着,等着南溪斋的重要人物现身。

打草就是为了惊蛇,他们直闯山门,本来就是要替陈长生吸引注意力,如果也悄无声息自然不行。

之所以还有闲情逸志看风景,是因为他和陈长生想的一样,就算和南溪斋之间生出些误会,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在唐三十六想来,徐有容是圣女,南溪斋就是她的,双方如果有什么误会,就像两口子吵架,床头床尾,何须在意。

走到一片如海般的竹林时,唐三十六赞道:“好景致。”

忽然间,无数破空声密集响起。

青竹不停摇摆,海上仿佛生出狂潮。

剑气纵横间,细长的竹叶哗哗而落,就像是下了一大暴雨,全部落在了唐三十六的身上。

户三十二离竹林有段距离,反而避开了。

唐三十六浑身都是竹叶,看着有些狼狈,但他不觉如何,反而得意说道:“雅事也。”

竹叶落尽时,剑气尽敛,十余名少女出现在山道上,拦住他与户三十二的去路。

先前山门处的那两名小姑娘也在其间。

第876章 风景旧曾谙

徐有容在石壁那边的修行可能到了关键的时刻,任何外界的干扰都非常危险。八零电子书

所以陈长生什么都不能做,但他也没有离开,在那道石壁前静静地站了很长时间。

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想念以及别的一些极为复杂的情感,后来则是因为他生出些不好的感觉。

说到推演计算,除了魔族军师黑袍,已经死去的天机老人,他的师父商行舟,接下便应该是徐有容。

陈长生没有命星盘,没有学过推演计算,但他跟随苏离学过慧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慧剑也是一种推演计算的方法。

他往回望去,一直望到在松山军府收到那封信。

接着是汉秋城,汶水城,奉阳城。

南溪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圣女峰明明还是这般宁静,就像她以前在信里说过的那样。

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肖张确实没能进入圣女峰。

他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如果她在石壁里继续闭关,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情发生,他必须弄清楚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自何处。

那个问题不在石壁的那头,而应该是在石壁的这头。

他只需要找到那个问题,然后解决掉,徐有容便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究竟是什么问题居然会影响到石壁那头的徐有容?

要知道无论是化作青藤的桐弓,还是石壁上那道无比强大的阵法,都可以保证她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

陈长生离开了那道石壁,走到崖畔。

桐江正在北方的原野间流淌,从极高远的地方望过去,极其蜿蜒。全文阅读

被斜阳一照,就像是午后绣花乏了的小姐随意扔在桌上的金线。

这样的形容,曾经在两年多前徐有容给他的书信里出现过。

崖边那块青石,她也在信里提过,她喜欢坐在那里看风景。

陈长生在崖边坐下,望向这片美丽的风景。

风景旧曾谙。

……

……

风景很美,不会看厌,但陈长生没有看太长时间,便收回了视线。

他拿出了一本有些古旧的书籍开始翻看。

平静片刻后,他依然没有找到那个问题,连线索都没用,于是便不再去找,不是放弃,而是知道越刻意有时候越容易错过。

他随意地回想从松山军府开始的所有事情,以近而推远,首先想到的是在山门处遇到的那两个南溪斋的小姑娘。

那两个小姑娘用的是南溪斋的合剑术,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让唐三十六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当时觉得两个小姑娘用的合剑术,与他知道的合剑术有些极细微的改变,这让他产生了些疑惑。

难道这与他担心的事情有关?

合剑术的基础是斋剑。

他这时候在看的那本旧书,叫做斋剑相合考,出自一位曾经在南溪斋学习了三十年时间的青曜十三司女教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青曜十三司的前辈与徐有

容的人生历程很相似。

这是陈长生第一次正式研究合剑术,他越看越觉得佩服,明明是很简单的剑法,对施剑者的要求却是如此之高。难怪整个大陆也只有相对与世隔绝、道心静明的南溪斋弟子才能把这套剑法发挥到极致,以致最后出现了威震天下的南溪斋剑阵。

现在的陈长生是举世公认的剑道天才,如果忽视他的年龄,甚至可以被称为剑道大师。

他对剑道方面的知识与掌握越来越炉火纯青,相对应的,他对剑道也越来越痴迷,虽然还及不上当年的苏离以及离山剑宗的那些人,但接触到如此合剑术这样新鲜的剑法,自然渐渐沉醉其间,渐渐忘了时间流逝。

斜阳照着桐江,也照着圣女峰顶,越来越红暖。

陈长生已经看到第三本与斋剑、合剑术相关的书籍。

他左手握着书卷,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拟为剑形,不停地比划着。

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随着自己的动作,一道无形的剑意从指尖探出,把红暖的光线与微寒的山风切成了无数碎片。

崖畔到处都是凌厉的破空声。

流云散开,林间的灵兽畏惧地奔到远处,只有那几只翠鸟站在不远的地方,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

大概它们在想,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的动作和以前那个小仙女的动作一模一样?

便在这时,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清亮的鹤鸣。

几只翠鸟蹦跳着离开,去树下寻找最小最可爱的晚餐蘑菇。

林间的灵兽们又退到了更远的地方。

崖间的流云骤然散开。

一只白鹤破云而出,盘旋着落下,然后走到陈长生的身边。

鹤唳响起时,陈长生便已经醒来,他伸手摸了摸白鹤的细颈。

白鹤轻轻啄了一下他的手,然后望着山下被云遮住的那片崖坪,轻轻叫了两声。

陈长生知道它是在告诉自己那里发生了事情。

按时间算来,应该是唐三十六等人已经进了南溪斋,难道还真的又有什么误会发生?

他站起身来,望向被夕阳照耀的那片石壁,说道:“我过段时间再来。”

……

……

当陈长生在翻山越岭的时候,唐三十六还在山道上看风景。

那两名南溪斋少女被放了后,他和户三十二慢慢走着,等着南溪斋的重要人物现身。

打草就是为了惊蛇,他们直闯山门,本来就是要替陈长生吸引注意力,如果也悄无声息自然不行。

之所以还有闲情逸志看风景,是因为他和陈长生想的一样,就算和南溪斋之间生出些误会,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在唐三十六想来,徐有容是圣女,南溪斋就是她的,双方如果有什么误会,就像两口子吵架,床头床尾,何须在意。

走到一片如海般的竹林时,唐三十六赞道:“好景致。”

忽然间,无数破空声密集响起。

青竹不停摇摆,海上仿佛生出狂潮。

剑气纵横间,细长的竹叶哗哗而落,就像是下了一大暴雨,全部落在了唐三十六的身上。

户三十二离竹林有段距离,反而避开了。

唐三十六浑身都是竹叶,看着有些狼狈,但他不觉如何,反而得意说道:“雅事也。”

竹叶落尽时,剑气尽敛,十余名少女出现在山道上,拦住他与户三十二的去路。

先前山门处的那两名小姑娘也在其间。

第877章 南溪斋的师叔祖?

“师姐,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