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终于放行?

桑丘子睿从长平王府出来之后,一路坐着马车,直奔皇宫。

这一路上,他却是思绪纷飞。

穆流年不愧是将门英才,不仅仅是个人的武功了得,更是对于大局,有着一种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防范措施。

一想到了刚刚在长平王府,穆流年的那种冷静、睿智、沉稳,这些都是自己所不具备的。

确切地说,以前自己以为,自己的本事、大小处事能力,已然是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是今日与穆流年一叙,却是让自己成功地看到了,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

他甚至是以为,浅夏能嫁给穆流年这样的男子为妻,是她一生之幸。

比起嫁给自己,或许,穆流年才是最好的选择。

脑子里不停地盘旋着,刚刚在长平王府中,他与自己的那番对话,想想他的神态、气势、语气等等,让他这个曾经为王的人,都有些自愧不如!

而肖云放,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了。

难道,那颗帝王星,会是指穆流年?

可是今日与他一番对话,他清楚地感受到,穆流年没有撒谎,他的眼中虽然有凌厉、有霸气,也有偶尔的那种不屑,可是,却独独没有那种让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对于皇位、对于权势的占有欲。

眼神,是最不能欺骗人的。

所以,桑丘子睿相信,穆流年完全没有必要骗他。至少现在,没有这个必要!

而浅夏,那就是想法更为简单纯粹的一个人了。

只要是他们一家人都安安稳稳的,那么,她就是别无所求的那种了。

所以说,穆流年没有那种登基为帝的,也没有那种理由,毕竟,穆家传承了上百年的忠诚之名,长平王那样固执的一个人,是不可能会允许从他或者是穆流年的手中葬送掉的。

桑丘子睿深吸了一口气,对于边境之事,他必须要对肖云放提一提,哪怕是他不在意,不当回事儿,可是身为臣子,身为桑丘家的人,他有这个义务来提醒一下。

当然,他不会去学着那些文臣去弄什么死谏,只有那些蠢才,才会为了这个去送命。

再想想扶阳之事,造船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再加上了选将、练兵,真以为扶阳的那些将士们都是瞎子?

扶阳之危,必然是要再想其它的法子来解除了。

当然,他相信,肖云放那样爱面子的一个人,如今又是帝王了,定然是不会承认自己错了,更不会再下旨将林少康召回了。

说的难听些,就算是他下了旨,现在能不能找到林少康这个人,还是个问题呢。

就算是找到了,还不知道那会儿已经是什么时候了,林少康是否愿意再为紫夜效力,也是个未知数呢。

桑丘子睿只要是一想到了当初自己一力扶持了肖云放,如今自己又是静国公府的世子,不可能完全地与肖云放脱离利益关系,所以,他明知道肖云放没有大才,不是一位好的君主,也必须要全力扶持他了。

当然,若是将来的局势,再发生变化,那么,桑丘子睿考虑的,还是要保全桑丘家族,而非肖云放这个人!更不可能会是他的皇位了!

心里头打定了主意,桑丘子睿的心里轻松了许多,有些事,其实很简单,只要是你想明白了,那么,这一切,自然也就不成为困扰一个人的问题了。

人呀,活在这世上,一定要想明白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权势?江山?爱人?财富?

再想想穆流年的这些做法,看似是违背了身为臣子应有的规矩和道德。

可是实际上,对于紫夜来说,对于紫夜的上百万的百姓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爱,真正的无私!

为了能使这么多的百姓免于战火困扰,免于家破人亡,免于巅沛流离,穆流年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更不在意肖云放会如何看他。

反正已然如此了,肖云放就算是对他有更多的看法和不满,还能如何?

反正先帝对长平王府做的一切,已经是够多了,穆流年甚至是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还有什么,是比之前他所经历的这些,更惨的?

想明白了穆流年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心态,不由自主地,桑丘子睿,竟然是战到了他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微妙的变化,连他自己也不曾意识到。

而关于扶阳之战,桑丘子睿将自己从穆流年那里听来的话,一字不差地,对着肖云放说了。

肖云放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有些震惊、呆滞,原以为,有了银子,有了大船,那么,扶阳城破,指日可待,可是实际上,他却从未考虑过这些具体的问题。

他甚至都不曾想到过,他派过去的这些将领,到底是有没有人熟悉水战的!

他甚至都不曾想起来,这水战,与陆战,有何不同?

而这个时候,桑丘子睿想的,则是比肖云放更多,亦更为长远。

朝堂之上,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竟没有一个人想到这

一点么?

是因为皇上在朝堂上表现得太过武断,还是说,他们这些人,其实是隔岸观火?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肖家的兄弟俩在争夺皇位,其实,不管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这江山,不还都是肖家的么?

他们身为臣子,实在是没有必要,去为了所谓的劝谏,再得罪了新皇,更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寻求后路。

他们现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至少,将来无论是何人称帝,对他们而言,无功,却也无过,至少,还能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这等臣子的心态,若是不能快速地扳正过来,只怕,肖云放的狂妄自大,只会越来越严重,而朝堂上,敢于说真话的臣子,也会越来越少。

这于紫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桑丘子睿这样想着,心里头却是更明白了,其实,许多的事情,都不是他一己之力,就能成的。毕竟,此事的根源在肖云放的身上。

而他是紫夜的帝王,这个时候,他能意识到自己的短处么?

就算是意识到了,他能容许别人当着他的面儿指出来么?就算是被人死谏,他又能愿意改么?

而有些毛病,又岂是仅凭着他愿意改,就一定能改得过来的?

所以说,这人心实在是太难把握了。

桑丘子睿自己想了一会儿之后,便抬头仔细地观察着肖云放的表情变化。

他其实是真心地希望,这个被他一手扶上了皇位的帝王,能尽快地成熟起来。至少,在穆流年和长平王府,没有起了反叛之心以前,将这一切,都能尽快地捋顺了。

只是,他自己却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期望,实在是太渺茫了。

眼前的这个人,根本就不可能会体会到百姓的不易,甚至是还下令去诛杀自己的子民?

一个心里头没有装着百姓的帝王,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好的君主?

肖云放此时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来一切并非是如同他所预料的那般顺利。

就算是有了银子,可以造船了,可是他派去的那二十万大军根本就是不精于水战的,一旦在水上开仗,那么,输的,十之,会是他们自己。

肖云放的脸色渐渐地严肃了起来,立马就下旨将一干重臣召进宫来,则时,还特意强调了,一定要将兵部尚书,叫进宫来。

桑丘子睿在这一点上,帮不上忙。

首先,他自己并不会打仗,他或许工于心计,可是于战事上,他却是有明显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如果今日没有得到了穆流年的提醒,只怕,很快,桑丘烈和何少白二人,就会大败。

桑丘子睿出宫的路上,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何这样严肃的问题,远在扶阳的两位将军,也不曾提及呢?

难道他们对此有十足的信心?并不将这些当回事儿?

可是何少白和桑丘烈二人,都不曾参与过水战,何来的信心?

突然,桑丘子睿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极其不妙的预感。只怕,扶阳那里,即将有变。

桑丘子睿火速地回到了静国公府,再连忙手书一封密函,着人即刻快马加鞭送往扶阳,亲手交到了桑丘烈的手上。

怕只怕,他们之中,也有些不安分的原因在。

桑丘子睿这里的所有动作,穆流年都看在眼中。

他明白,桑丘子睿不精于战,不过,现在,大概也猜到了桑丘烈的身边,极有可能有内奸。

这样的大事,两位主将却是一直不动,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们现在都对这些根本就是不以为意。说明,有人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本就不懂水战的二人,只怕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将他们给骗了过去。

至于何少白?

穆流年微挑了一下眉,反正,一时半会儿他是回不了辽城了,这倒是他的一个大好的机会。

“浅浅,现在长平王府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了,我会尽快安排好一切,我带你离开这里。”

浅夏十分平静地看着他,“那这里要怎么办?就这样不管不顾了?若是到时候肖云放一时怒起,你就不怕,他会将这里给你夷为平地?”

“他不会!”

看着穆流年十分有信心的样子,浅夏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