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得算少了。以前恨不得天天吃。”
江廖音说,“这野菜也就我们那儿的山上才有,用来煮面特别香。我小时候为了能吃上这么口,爬两个小时的野山去找它,装一书包背回来晒干留着煮面时吃。”
甚至不用放油盐,简简单单的面条就变得鲜美无比,带着大山里特有的植物清香。
他出生的镇子在山脚下,是个物资匮乏的地方。小时候能吃饱就不容易,吃到好吃的更难。所以长大之后到处去晃悠,也总是把探索美食放到首位。
面条出锅,江廖音还额外摊了个荷包蛋给他,笑着说,“能吃好吃的吃到饱,可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
季韶听得心里不太是滋味。
之前从许松延口中也听说过,他小时候日子过得不太好。却没想到居然艰苦到连一碗平平无奇的面条,都觉得是人间美味的程度。
江廖音盛了碗端给他,“尝尝。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季韶不忍心让他失望。接过筷子,低头吃了一口。
……又吃了一口。
他突然抬起头,望向江廖音。亮起来的眼睛里带着出乎意料的惊艳。“很好吃。”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面条,因为加了山野菜的配合,居然鲜美无比。和放了许多山珍海味煨出的浓鲜味完全不同,是更直接地能感受到的,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仿佛是流动着山间清晨雨露的清香,都被吸收在口感爽韧的山野菜中,又被煮进了汤底里。
“鲜吧?”
江廖音料到他会喜欢。看着他吃自己也馋起来,虽然不饿还是整了半碗,坐在他对面一起吃。
季韶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式教育,食不言寝不语也包含在其中。虽然后来商业应酬太多总是要有些变通,但这样的习惯依旧刻在骨子里。放松用餐时如果不用交流不被打扰,就是埋头吃自己的,一句话也没有。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让他不停筷子的一直吃下去,显然已经足够表现出他对食物的喜欢。
一碗山野菜面吃完,把汤底都喝干净,季韶后背出了层薄汗,晚上萎靡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心情都畅快起来。更激发出舒适的疲惫感。让人放松下来,浑身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