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成昭成亲,宾客满座,宁伯瑾被灌了不少酒,这会儿有些喝高了,脸色蔓延着不自然的驼红,眼神迷离,身子软弱无力的靠在床上。也就在醉酒的时候,他才有胆儿和黄氏说这些,清醒的时候是万万不敢提的,怕惹黄氏不快,夫妻两过日子,总得有人妥协,黄氏妥协过一次,不可能再退让了,他也没脸再让他退让。
十年前的事儿,是他怒火攻心,对不住她。
真的喝醉了,他眼中竟浮起刚和黄氏成亲时情形来,黄氏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为他做衣衫,不时抬头瞅他是不是在看书,若是的话,她低头继续刺绣,若不是的话,便出声喊他两声,他不应,她立即放下绣绷子,横眉冷对,瞪着眼,冷厉的望着他。
如点漆的眸子,漾着不满,以及淡淡的失望。
那段日子难熬,如今回想起来,却是他最充实的时光了,心中有目标,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结果,中举后,心就空了,迷茫了……
吴妈妈听他说话舌头打结,后背膈在坚硬的床板上,于心不忍,黄氏回京后就一直和宁伯瑾分床睡,十年前那桩事宁伯瑾不对,可日子长着,人要往前看,黄氏膝下没有儿子,长此以往不是法子,她心里怨宁伯瑾当年不肯护着黄氏,让黄氏心灰意冷,又希望两人能重修于好,趁早生个儿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是女子在夫家立足的根本,再无奈,世道如此,没法改。
想着,她走到床边,拿出个富贵红的缎面靠枕出来,扶着宁伯瑾坐起身,将靠枕塞至他身后,转而看向黄氏,小声劝道,“三爷醉了,太太别和他一般见识。”
黄氏疼爱宁静芸不假,却也是打心眼里看中苟志的,苟志为人老练沉稳,进退有度,比京中养尊处优的少爷还出色,宁静芸已不是完璧之身,黄氏认为宁静芸配不上苟志,心里不赞同,就是她,也是这般认为的。
宁伯瑾真的醉了,清雅的脸红润有光,好似抹了层胭脂,修长的睫毛下垂着,在红彤彤的脸投注下一圈暗影,俊美无双,黄氏有片刻的恍惚,日子好像回到两人刚成亲的时候,她性子刚硬强势,得理不饶人,几句重话说下来,宁伯瑾便没了话说,跟犯错的小孩子似的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耳朵求她原谅,她的气来得快去得快,见他这样哪还生得出气来?
吵吵闹闹,倒也算蜜里调油,只是,凡事皆盛极必衰,夫妻的感情也是如此,越往后,日子越平淡,争执越多,若不能有商有量,夫妻二人只会渐行渐远,她和宁伯瑾便是如此。
想到往日种种,黄氏软了神色,轻轻点了点头,低声吩咐吴妈妈出门打水。
吴妈妈见她神色怔忡,心下摇头叹气,快速退了出去。
这一晚,莲花色蚊帐内,夫妻二人同塌而眠。
吴妈妈和秋水守在外边,听屋内响起此起彼伏的喘息声,声音忽而重忽而轻,伴着男子低低的呢喃,怒吼,二人面面相觑一眼,脸红了红,却又各自松了口气。
床头打架床尾和,黄氏和宁伯瑾总算走出这一步了。
半夜,屋里的动静渐渐消弭,传来黄氏叫备水的声音,吴妈喜不自胜,双手合十的求菩萨保佑赐黄氏个儿子,激动的眼眶都红了,秋水催促她两声她才回神,掖了掖眼角,递给秋水一个“你懂我”的眼神,弄得秋水哭笑不得。
宁成昭是宁府的长子,哪怕刘菲菲身份不显,这门亲事办得还算风光,起初秦氏一直不太乐意,但看刘菲菲的嫁妆丰厚,下抿的嘴角才有了笑,叫上身边的丫鬟小心翼翼盯着那些东西入库,眼神落在只听说过名字的绫罗绸缎上移不开眼,刘府大方,陪嫁一百二十台嫁妆,每一台都装得满满当当,没有故意充场面虚张声势的不值钱物件,秦氏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头总算舒畅了一大截。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她也不例外。
秦氏在库房守了一夜的事儿闹了笑话,天凉了,夜里湿气重,听说秦氏天色破晓时才从库房离开,不时捂着嘴咳嗽,像是感冒了,下人们窃窃私语,暗中议论纷纷,道秦氏是个见钱眼开的。
宁伯信喝多了,宁国忠不好意思插手管这种事,故而没人唤秦氏回屋,由着她在库房待了一宿,好在远房亲戚都走了,否则传到外边,秦氏少不得落下个惦记儿媳妇嫁妆的名声。
闻妈妈说起秦氏的做派,心里不赞同,刘府毕竟是商户人家,金银细软虽值钱,真正贵重的东西却不见得有多少,真正贵重值钱的物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好比悠玉阁的首饰,除了银子,还要身份。
故而,闻妈妈来看,刘菲菲的嫁妆值钱,却不到令人眼红的地步,毕竟,青岩侯府送来的彩礼,许多都是她闻所未闻的,物以稀为贵,刘菲菲的嫁妆哪比得上宁樱的?
不过,她在宁樱跟前没表现出来,秦氏是主子,她没有乱嚼舌根的习惯,今日是新媳认亲,闻妈妈替宁樱挑了身樱花粉的织锦衫,下系月白色樱花底纹马面裙,身段窈窕,美轮美奂,若是胸前再挺翘些就更锦上添花了。
闻妈妈服侍宁樱穿衣,问道,“小姐身子还疼不疼?”
这些日子,宁樱都有泡药浴的习惯,能缓解胸口的疼痛,这两日没听宁樱喊疼,闻妈妈想该是药浴起作用了。
宁樱在避暑山庄开始发育的,胸疼一直忍着,还是闻妈妈主动问起,她才说了,隔天,闻妈妈从库房挑了堆药材出来,让她泡药浴,的确有所缓解,闻言,宁樱轻轻摇了摇头,桃面粉腮,如仙子下凡,“不疼了,奶娘的药从哪儿来的?”
闻妈妈欢喜,笑道,“前两日老侯爷过来,侯府管家送了一车,老奴不懂,亏得太太提醒。”
老侯爷上门和宁伯瑾商议宁樱与谭慎衍的亲事,拉了一车绸缎补品,闻妈妈清点出来放库房的时候,黄氏提醒她那一箱药材的用处,饶是她一大把年纪仍然红了脸,宁樱来小日子时,六皇妃送了诸多补品,如今长胸侯府又送来药材,她总觉得其中隐隐有什么联系。
又觉得不太可能,谭侍郎没理由借六皇妃的名义送东西给宁樱才是,那会,两人还没说亲呢。
宁樱的眼角微不可察的上挑了挑,心虚道,“是吗?”
不知谭慎衍哪儿看出她不不舒服的,回京后,两人没有单独处过,她也没提,说了亲,两人见面就有些避讳了,而且这门亲事,京城上下议论纷纷,说她癞蛤蟆吃天鹅肉,大家都在寻她的错处,越是这样,她越发要小心翼翼。
她不在意,总要为那些在意的人。人活着,不是只图自己爽快,不顾周遭亲人的感受。
闻妈妈点了点头,看她抹不开脸便没继续这个话题。
早膳在荣溪园用,宁樱站在铜镜前整理好自己的妆容,去梧桐院给黄氏请安。
宁伯瑾在正屋的桌前坐着,脸色有些发白,宁樱上前施礼,宁伯瑾看她好几眼,好似没回过神来,宁樱觉得诧异,往屋里瞅了瞅,好奇道,“娘呢?”
黄氏没有人影,吴妈妈和秋水也不在,宁樱敛目想了想,猜测是不是宁伯瑾和黄氏闹了矛盾,但看宁伯瑾听了她的话后脸红了红,不像是得罪黄氏似的。
遐思间,帘子掀开,吴妈妈扶着黄氏走了出来,黄氏脸上涂抹了脂粉,妆容精致,乍眼看,叫人眼前一亮,宁樱笑盈盈上前,称赞道,“娘真好看。”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黄氏这么一打扮,人好看了许多,吴妈妈也笑,不过她笑的可不是这个,提醒宁樱道,“时辰不早了,也该去荣溪园了。”
宁伯瑾脊背挺得笔直,白皙的脸慢慢爬上一抹潮红,昨晚喝多了,做的事儿也迷迷糊糊,他以为黄氏会怪罪她,而且一直等着黄氏开口,但黄氏就跟没事人似的,弄得他一颗心七上八下,关于嫡子的事儿,宁国忠催促他好几回了,让他和黄氏商量过继个孩子养在黄氏名下,宁国忠不敢开口何况是他,招惹了黄氏,日子不好过,他一直压在心里头,宁国忠问得及了他便含糊不清的应付两句。
昨晚,他稀里糊涂爬上了黄氏的床,心里忐忑不安。转头,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黄氏平坦的小腹上,暗暗祈求昨晚塞了孩子进去才是,否则等下次喝醉,估计只有宁成德的亲事了,然而,宁成德亲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得等到什么时候?
宁樱注意到宁伯瑾的反常,扶着黄氏另只手臂,上下打量一眼,担忧道,“娘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不怪她没有往那方面想,实在是,黄氏脸上的表情太过镇定,而宁伯瑾又一副忐忑紧张,哪像是夫妻恩爱过的模样?
黄氏眼里闪过一抹不自在,很快便遮掩了去,“昨天忙活一天有些累着了,没什么,走吧,瞧瞧你大嫂去。”
宁静芸还在落日院关着,宁成昭成亲都没将其放出来,说来也讽刺,上辈子,她为黄氏守孝,府里的喜事从不请她参与,宁成昭也不是今年成的亲,而是明年,那时候黄氏死了没多久,府里的人嫌她晦气,让她去祠堂,名义是祠堂安静,守孝更有诚心,她去祠堂住了三天,金桂从厨房端回来的膳食也不是喜宴,而是平常的饭菜,说是人多,顾忌不到她,让她忍着,她没有吭声,那时候心里是有过气的,但只能咬着唇忍下去。
她感受到的排挤这辈子换成了宁静芸,只是宁静芸幸运,早早的,黄氏就让人将喜宴送去了落日院,哪怕不能出来,心底起码是有人关心的。
黄氏转头,看宁樱眼底起了层水雾,眼角发红,“怎么了?”
宁樱摇头,“没,走吧,瞧瞧大嫂去。”有些事离得远了,忘得差不多了,然而忽然想起来,心里仍然会升起浓浓的伤感来。
“姐姐今日不去荣溪园认亲吗?”宁樱心里明白黄氏为宁静芸的事情发愁,其实,黄氏用不着担心,程云润废了,程老夫人难过之余认清了事实,宁静芸的事儿,料想他们是不敢提起了,为了一个废掉的孙子闹得两府对峙,其中利害,程老夫人不会不懂,况且,程云润太早懂事,亏空了身子,不会再孕育子嗣了,那个庶长子,成了程云润唯一的儿子,不知该说是作孽还是庆幸。
黄氏嗯了声,“她的事儿我自有打算,你和谭侍郎的亲事在后年,该着手绣自己的嫁衣了。”宁樱的刺绣是跟桂嬷嬷学的,
也算拿得出手,不至于太丢人,黄氏是放心她绣嫁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