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妍微垂眼帘,想了一阵,她知道江舜信有四个儿女,长子唤作书山、次子叫书海,长女江素婷自幼就送到皇城江舜诚夫妇膝下,次女留在身边。“你是书海二哥家的姑娘?”
少女应声:“回郡主姑姑话,正是。我是家里最大的,因我娘听说姑姑来了,特让我们过来陪姑姑说话。”
素妍回头对青嬷嬷低声叮嘱了几句。
青嬷嬷应声折入屋里。
另一个少女站起身,看上去约莫十二三岁的年纪,行礼道:“我叫传玲,是大房的嫡女,本月成亲的传温是我大哥。”
着紫衫的女子行了礼,“我叫田小倩,我……我是我娘的女儿。”
素妍微愣,转而笑了起来。
哪个孩子不是自己母亲的孩子。
传玲更正道:“郡主姑姑,她是我们二姑母的女儿。”
青嬷嬷用绣帕包裹着几样东西,是三只绣工精致的荷包。素妍打开看了一眼,里面装的是皇城最寻常不过的东西,可落在这三个女子眼里,却是难得一见的珍贵物什,是三支漂亮的钗子,还有三对颜色各异的绒花。
与青嬷嬷使了眼神,青嬷嬷捧着东西道:“三位小姐每人一支金钗,每人一对绒花。”
三人喜形于色,行礼道谢。
传珍最大,接过荷包,用帕子一裹着,揣到怀里小心收好。
传玲拿着荷包,特意打开来瞧。见是金钗,里面又有一朵漂亮的绒花,瞧了一阵,在头上试了试。没好意思戴上也放了起来。
田小倩最小,接过之后就戴在头上,直问丫头“好不好看”,丫头夸赞了几句,她笑得越发灿烂如花。
素妍微微含笑:“是我睡着的时候过来的?”
对于江舜信的子孙,素妍知晓的不多,连他们的名字也是临来时听青嬷嬷提起。两位堂兄有几儿几女,至今也没弄明白。而出阁的这位堂姐嫁往何处,家里如何,更是不晓。
这会儿。听那姑娘自称是堂姐的女儿。听了名讳知堂姐姓至田姓人家。
传珍答道:“听说郡主姑姑来了。我娘就让下人送我们过来,要我们三个陪着姑姑解闷。”
“我自来是个喜欢安静的。你们既来了,且一起住两日。若是烦了,可以先回家。”
传珍笑得甜美,是个长得清秀可人的姑娘,尤其那张小嘴,长得很是诱人,不点而红,似在诱人品尝。“郡主姑姑难得回一次家乡,能陪你解闷是我们的福气。”
传玲忙道:“就是,我们怎会闷了,高兴还来不及呢。”
田小倩有些怕生。之前已经说错了话,这会更不敢说了。
传珍道:“那我们就住在这里了,姑姑不会嫌我们吵吧。”
“再吵也只是三两日,你们陪我久了也会烦的。这样罢,两日后,你们各自回家。赶明日得空,去晋阳城最好的绸缎庄,我身为长辈,给你们每人做两身春裳可好?”
田小倩一脸喜色,只小心地打量着传珍与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