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想到那玩意效果这么好。
池勇喝了一碗鸡汤,现在还在院里面摇着扇子凉快呢,这是折腾了一家子呀。
第二天老太太看自家儿媳妇的眼神,那都是飞着刀子的。
池勇这礼拜回来,也没有闲着,第二天就到了队里面去了,收完秋就要交公粮了,
本来应当道乡里去交,不过上河村,离乡里远,
而且一个村就一个大骡子车,一家一家的弄完都要过年了,
所以队长跟池勇商量,乡亲们按着国家的规定,各家各户都交到村里来,
然后运到乡里去,这样的话省事多了,省的一家一家的没法干活,
都挤在一起等着骡子拖粮食了,池勇因为这点事那是忙了两天,才想出来规章。
不过这些粮食还要晾干些,估计下礼拜回来就有的忙了。
程英跟池武更有活了,这就要上冬了,家里柴火看着是不少,可还是需要在弄点回来,
两孩子一大早背着篓子就走了。
程英对于柴火那是不发愁的,这几个月出去看到干枝子,都给弄到空间里面了,
就是一时间没法拿出来那么多,等往后见天的背着篓子出来就好了,
他跟池武出来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当然了池武那孩子是真的在卖力的捡柴禾。
杨枝“你们不用担心,等回头放寒假了,咱们找几个人,帮忙砍一天,够咱们烧一冬了”
这话一听就是后爸跟亲妈讨论过这个问题,自家亲妈那是肯定没有这个魄力的。
老太太看了一眼儿媳妇没说啥。
日子是年轻人的,她年岁越来越大了,往后这种事情能少管就少管。
在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就挺好,老太太的思想还是想的开的。
没有康熙皇帝放权的无奈,不甘心。
程英“嗯,我们两呆着玩。秋天上山的玩意多,我们两个到山上乐呵着呢,”说完才走人。
意思是他们俩上山,连玩再敢活,心里高兴,不用他们管。
杨枝“妈,你说人家孩子都是让大人操心的,咱们家英子还有武子怎么就这么省心呢”
老太太瞪了儿媳妇一眼“好日子烧的,犯贱”
说完进屋咔嚓棉花了。老太太还想着给孙女做一套新褥子呢,
孩子大了,就要处处都是干干净净的,
杨枝没敢吭声,虽然还是很不满意,不过不敢跟老太太叫板的。
就像老太太说的,自己好日子过的有点犯贱呀。
难不说还盼着孩子不懂事,给他折腾点事出来。自己才痛快。
老太太在屋里冲着窗外,看着干活有劲的媳妇,心里一阵的感叹,
儿子没好命呀,死得早,不然这朝气蓬勃的日子,都是儿子的,
你说这样的四口人,哪能过不好呀,英子那是多懂事的孩子呀。
只要自己不在了他们对孙女不变样。老太太就放心了。哎。
等到了交公粮的时候,程应算是长见识了,
程英跟着队里的骡车过来看热闹。队里还跟隔壁的两个村,借了两个骡车,
想着一天就把这些粮食送过来,一个村的公粮,三辆骡车,来来回回的跑了三趟,
程英就是跟着在乡里看着粮食的,
程英看着乱哄哄的乡里,这是多少人呀,这是多少粮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