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随便那个都惊人的紧。想通了一节,黛玉便淡然了,只淡淡的笑着站于林海身边,不言语也不怯场,那气度瞧着让人不敢小视。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便有如此气度,那几个旗主王爷也收回心思,想想也是啊,能被总旗主收为义子的,绝不会是等闲之辈。
一时诸皇子阿哥簇拥着身着明黄九龙皇袍的康熙上殿,眼尖的大臣发现,太子胤礽的服色也是明黄,显然是得了皇上的特许。站于下方的索额图心花怒放,那是他们赫舍里家的外孙呀,今日大朝贺,他能着明黄服色上殿受朝贺,这可是天大的喜事!索额图仿佛看到太子又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走近了一步。
与索额图的暗自欢喜相比,明珠则心中阴郁了许多,看着胤褆身上的杏黄王蟒袍,明珠心中暗自着急,大阿哥是他的亲外甥,又是长子,明珠心里一直存着扶大阿哥上位的念头,原本大阿哥也挺热衷的,可是自从半年前大阿哥两下江南,不知怎么的就变了,非但与他不复以往的亲近,而且瞧着对那个位子也没了什么意思,整日除了当差,便与几个小阿哥们在一起,听说自太子以下,所有的阿哥们隔三差五的便要到大阿哥府里聚上一回,而且就在前些日子,他和太子也亲近起来,听说太子带着其他的阿哥们竟然还在大阿哥府里住了一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明珠头一次发现,自己看不明白这朝局了。
朝贺之后,康熙便笑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日朕与卿同乐,君臣尽欢。”朝臣跪下谢恩,然后随康熙前往慈和宫朝拜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身着隆重繁复的正装,端坐于慈和宫正殿之上,康熙率皇子群臣行三叩九跪大礼,礼毕,太皇太后只装作刚瞧着黛玉,招手笑道:“这便是皇上封的乐平侯吧,瞧着真可人疼,孩子,快上来让老祖宗瞧瞧。”
苏麻喇姑下来引着黛玉上前,太皇太后将黛玉拉到面前仔仔细细的瞧了,然后欢喜的说道:“难得这么可人疼的小人儿,今儿你就跟着老祖宗,老祖宗这儿可有好玩的。”
听了太皇太后的话,胤禛他们可着急了,他们兄弟几个早就说好了,朝贺之后便一起去毓庆宫,胤禟昨儿就磨着太皇太后和康熙允了他们,可是大家的小石头弟弟若是不去,兄弟们岂不是不全了。
将儿子们焦急的眼色瞧在眼睛里,康熙只觉得好笑,可是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做看戏的,因此什么都不说,只瞧着那几个小家伙会怎么办。黛玉可不知道阿哥们早就有打算的,只乖巧的陪在太皇太后身边,喜得太皇太后合不拢嘴。众朝臣见林石如此得太皇太后的欢心,又想着他是皇帝御笔亲封的乐平侯,那灼热的目光又移到了黛玉的身上,满汉八旗的亲贵们又开始搜罗自家的女孩儿,看有谁是这样乐平侯年纪差不多的,若是早早做了亲,岂不是件美事儿。
康熙朝拜过太皇太后,便轮到后宫妃嫔了,自胤禟以下,那几个年纪小些的阿哥只以小卖小,硬是赖在慈和宫中,说啥也得想法子将小石头带到毓庆宫才行,这可是刚才兄弟们悄悄商议过的。
太皇太后心里明镜儿似的,可她偏不说破,慧妃德妃宜妃荣妃领着后宫大小主子和诰命们来到慈和宫,一进正殿便朝着太皇太后身边站了个清俊不下九阿哥胤禟的男孩儿,这男孩儿还穿着一身正三品的侯爷品服。大家心里都清楚了,这男孩儿定然就是万岁爷亲笔御封的乐平小侯爷林石。
宜妃瞧着胤禟带着几个年纪小的阿哥还在慈和宫,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只是这会儿也不好问,黛玉也知机的退到一旁,待众妃行过朝贺大礼之后,太皇太后招手将黛玉叫到面前,对众妃说道:“这是乐平侯,我瞧着他喜欢的紧,便将他留下来了,左右他只是小孩子,也不碍什么。”
黛玉忙给众位妃嫔见了礼,慧妃上前扶起黛玉,上下细瞧了一回,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好灵俐的孩子,怪不得老祖宗爱的什么些的,便是我们瞧着,也打心眼里喜欢。”
德妃也上前笑道:“慧妃姐姐说的没错,瞧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生的,真惹人爱。”
荣妃上前笑道:“可不是呢,素日里我们只知道九阿哥生得最好,这林哥儿瞧着可不比九阿哥差呢。”
宜妃用帕子掩着嘴笑道:“老九和这林哥儿比起来可差远了,听说林哥儿极能干,林大人忙于公务,整个林家可都是林哥儿在打理呢,我们老九,除了撒娇可就什么都不会了。”
胤禟可也不恼,只跑过来顺杆儿爬的说道:“额娘说的没错,儿子正想跟乐平侯多多亲近,也好多学学,额娘,您陪老祖宗说话,儿子这就去跟乐平侯学本事啦。”
太皇太后笑骂道:“瞧把个小九儿能的,抢人都抢到我这里了。林哥儿,你是文静秀气的孩子,可别跟他们几个猴崽子一起,没的将你带坏了。”
众妃知道太皇太后是在说笑,便也跟着笑了起来,说笑了一回,太皇太后便也放了人,让黛玉跟着胤禟他们去了。其实太皇太后的意思也只是让黛玉在后宫妃嫔和各府诰命面前亮个相儿,目的已经达到,黛玉自是可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