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梅被纪委的人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处所。何小梅注意到,门口有两位武警站岗。
这个地点显然是经过精心研究的。
根据规定,“双规”地点的选择,必需僻静,外界人员来往少,吃住条件比较方便。一般招待所、宾馆、培训中心、军事基地等是最佳的选择。
对双规地点的选择,安全考虑是最为优先的。“双规”安全组首先要求用房要以一层楼房为主,禁止在一楼以上接触案件当事人;在陪护室、办公室、谈话室、过道以及卫生间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加装防护栏;电源线路一律实行暗装,不能裸露在外;卫生间的门无反锁条件,卫生间的悬挂点也要被消除。每“双规”一人,最少要有6—9人分早、中、晚三班24小时全程陪护,夜间陪护不能睡觉。如果是一个重大复杂案件同时要“双规”多人,仅陪护人员往往就要达百人。
何小梅被带到的这个地方是地区经常用来双规干部的一个小宾馆。
马昆带领两位纪委干部,昨晚亲自上阵,对何小梅进行盘问。
马昆问:“何小梅同志,根据县纪委研究并报经县委统一,决定通知你来,请你向组织说清楚你的问题。”
他看着那位中年男干部说:“这位是纪委常委赵也同志。”赵也朝何小梅点点头。
马昆又看了看那位青年女干部,说:“这是纪委的梅小荷科长。”
梅小荷鄙夷地看了何小梅一眼。一般被通知双规的人很少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梅小荷眼中,眼前的这位女局长已经形同阶下囚了。
何小梅对“双规”一词并不陌生。但是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双规。
“双规”出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其中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原来我们国家可以长时间拘留审查疑犯的。但是后来人性化了,扣留不能超过24小时。但是对于一些政府官员来说,如果24小时一到就放人,他们可以销毁证据,串联同谋。这个漏洞是通过双规来弥补的。对于党的官员,规定地方,规定时间交待问题。
双规的使用范围是在1993年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逐步扩大的。1994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双规”在党内的使用有了依据。
“双规”并不是正式司法程序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先于司法程序的对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党内措施。
“双规”措施,经过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对线索材料初核之时,就可采用。在检察机关最初无充分证据,又必须依法办事,不好直接出面的情况下,为防止窜供、毁灭证据等情况的发生,往往由纪委出面先行采取“双规”措施。
纪委书记马昆何小梅当然认识,但是赵也和梅小荷她没印象。何小梅平时是不爱和公检法的人交往的,她不喜欢他们身上的那股杀气。
马昆向何小梅宣布了几条纪律之后,接到了一个电话,家里有急事,于是他说:“赵常委和梅科长先和你谈”,然后出去了。
马昆走后,赵也说:“梅科长,开始吧!”
梅小荷做好了笔录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