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他的信就断了。
他仿佛凭空消失了,再也没有一封信,也没有了一丝消息。
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去了哪里。她拜托村里外出的人打听,打听,终于是没有音讯。
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她每天都看着他送给她的蝴蝶结,流着泪,在憔悴在消瘦。
村里的人都说,准是他在外面赚足了钱,变心了,这种事是常有的,陈世美这种人还会少吗?
善良的人们同情这位可怜的姑娘,他们要她忘了那个忘恩负义的“他”,振作起来,重新找个好人家。
她终于振作了起来。
但是她依然坚持等着他归来。
人们常常看到她在辛苦劳作的间隙,在夜晚的路口,凝视着那只美丽的蝴蝶,痴痴地却又微笑地。
她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回来,就像一只蝴蝶一样飞回来。
她要活着。活着等他回来。
人们叹息着,真是个又痴又傻的姑娘,但那又有什么结果呢?
日子在一天一天度过,也许是很多年过去了。年轻的她也已不再年轻。她拒绝了很多人的提亲,她还在等,等他回来。
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等待。等待仿佛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除了劳作,她活着的目的便是这如同绝望了的等待。
然而,命运是多么的奇怪!无论是多么漫长的等待似乎都会有尽头的。
一天,一个疲惫的旅人在路过这个村庄时,交给了她一封信,也许年代久远,信封已有些泛黄。
她看着,心狂跳起来,仿佛有某个谜底正要揭开。
她撕开信口,小心奕奕地,仿佛是将漫长的等待撕开了一个缺口。
没有称呼,没有年月,只有一缕青丝——当年她亲手剪下的,象孤寂的情感,穿透时光,牵连着漫长的岁月。
她的心碎了。
疲惫的旅人带来了一封没有言语的信,更带来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在外流浪的他,际遇并不好。惨淡的生活笼罩着他,但是,他从未在信中提及,他要给他心爱的人以安慰和希望,他把他所有的希望都会诸于拼命地工作赚钱中,但在这样一个战火纷扬动荡的年代,他能干些什么呢?
直到终于被生活的重压击垮,他才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要永远和自己的爱人分离。
这位好心的旅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遇见了他,他希望这位旅人能将他的消息带给他那可怜的爱人,并希望她能够找个更好的人并幸福地活下去。由于某种原因旅人没有及时将这消息带给她。基于善良,若干年后,经过一番苦苦寻找,终于将他的最后一封信和他未完的愿望带到了她的面前。
她听着,流着泪。
是的,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他并没有变心,他将他的感情带回来了。
自己多年的等待似乎不值得,但又值得,她证明了自己的一个信念,一个在漫长岁月中也不曾动摇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