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部分

不觉微笑向英帝道:“你为何会想到这样一个点子?的确让人畅快极了,”说着,向英帝怀中更紧地偎了偎,低语道:“好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英帝爱怜道:“我早就想如此,只是朝中事忙,一直得不出空来。明日你回了宫,只怕也是难得空闲,莫不如趁着今日,陪着你四处走走。”

杜沅沅拎起英帝腰间的金牌,笑道:“我们就这样消失不见,你不怕旁人会找得天翻地覆么?”英帝自信满满,“宫中我早已打点好,尚书府里我也嘱咐你的贴身宫女和太监。放心,不会有什么疏漏的。”杜沅沅“晤”了一声,便专心看着车外的景致,她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英帝面上是一副难解的神色,似是怜惜,似是追悔,又似是内疚。

马车轻轻摇晃着停了下来,赶车的侍卫上前打起车帘,英帝扶着杜沅沅走下车来。杜沅沅这才发现,马车竟停在安国寺门前。

杜沅沅疑惑地看着身旁的英帝,英帝恍然不觉,却突然道:“你可还记得,天业十八年的上元,你和家人到寺里进香。就在这里,你曾替一个老人解围。那时,我在一旁看到了这一切。不算你在襁褓中的那次,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我便想,这是谁家的小女子,不仅善良,而且有胆有识。”杜沅沅不由微笑,脑中蓦然想起那日安国寺门前的车流如织,人马喧嚣。想起盛气凌人的田家二小姐,后来的燕贵人――田澜。只是,有谁会想到,那昔日处处要强的田澜,如今早已不知魂归何处,心中不禁有几分唏嘘。

英帝拉着杜沅沅进了寺门,并不在大殿上香,只是径自向后走去。走过重重殿脊,穿过月亮门,经过抄手游廊,面前是一片碧波荡漾的绿海。杜沅沅“啊”的一声,竟是那年上元她曾经起舞其间的那片梅林。

此时不是梅花怒放时节,棵棵梅树枝头点缀的都是片片碧玉,与冰肌玉骨的梅花相比,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英帝看着杜沅沅,认真道:“我当时便在这旁边的宝相阁上,看着你置身梅海之中,比那容色惊艳的梅花还要雅上几分,就宛如梅花仙子。自那日我回宫之后,夜夜梦里都是你浸透了梅花香气的影子。”杜沅沅的面上漫过笑意,上前轻轻握了他的手,“你这番话,早在我封嫔时便已说过,你的心意,我又怎会不明白,为何此时又再提起?”

英帝反手将杜沅沅握得更紧,却并未回答她的问话。他的目光放得极远,充满了深思之色。良久,他忽然转头对杜沅沅道:“来,我带你再去一个地方。”

二人出了安国寺,仍旧上了马车。隔了一刻,马车停了下来,英帝并未下车,只是掀了帘子,向杜沅沅道:“你还记不记得这里?”杜沅沅伸头去看,只见一栋两层楼宇,大门开敞,众人往来其间,当中一块大匾,书着“迎香酒楼”四字。杜沅沅禁不住微笑,“当然记得。我在这里不仅遇见了你,还听了你的‘丰功伟绩’,记得当时那个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口若悬河,说你是紫微星转世,文韬武略、风华盖世。”

英帝也忍不住笑,“那日我的一门心思都在你的身上,并未听那说书先生说的什么,早知说的是这个,没仔细听真是可惜了。”

说笑间,马车又向前行进。不多时,又停了下来。这一次,英帝当先下车,扶下了杜沅沅。

杜沅沅还未站定,便嗅到了一阵清雅的气息,她几乎立刻就分辨出,是茶的香气。莫非是到了茶楼么?她抬头望去,见面前紫红门楣上斗大的四个字“清心茶楼”。她面上不由得莞尔,不待英帝发问,便道:“你可是又要问我,记不记得这里?不用你问,我告诉你,那日有个冒失鬼丢了钱袋,要卖唱付茶资。有个好心的公子不仅替她付了茶资,还送她回家。”

英帝点头,似是玩笑道:“不错,我那日的心思没有白费,总算你还记得,能够博得佳人芳心,当然要义不容辞。”杜沅沅想着那日的情形,语声忽然低了下去,“你当然没有白费功夫,我,我就是那时才对你上了心。”

二人上了楼,进了临街的雅间。雅间内理石圆案上已设好了茶具、零食。此时茶已泡好,有幽淡清远的香气袅娜而出,竟是上好雪顶乌龙的味道。杜沅沅已有了几分愕然。这雅间是她上次光顾的,就连这泡好的雪顶乌龙,也是她上次品过的。

英帝并不说话,只是扶着杜沅沅在椅中坐好,向侍立的茶博士示意了一下。那茶博士急忙向外招了招手,立时有三个人走了进来,分别搬着琴几、琴凳和一架古筝,在雅间一侧设好后,退了出去。

英帝走至琴凳上坐下,随手拂了几下,指尖一转,有欢快的曲音流泻了出来,竟是那日她曾弹过的《春日踏青》的欢快调子。紧接着英帝张口吟道:“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是元稹的《茶》,也是她那日配着《春日踏青》随口吟出的几句。

杜沅沅的心中一动。今日的英帝明显有些不同,虽然口称带她散心,但是,走的、说的、做的,都是重复他们当年的旧事。英帝到底要做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