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部分

苦自己……”话音未落,人已去得远。

杜子珏猛地怔住,父亲临去前的那句话蓦然浮上心头,“人生短暂,不要太苦自己。”他思来想去,心头益发苦涩难言。即便是溺毙在苦水中,他也是无可奈何,尚书府场变故,他已是退无可退,只能扛起千斤重担,直向前。

沈毓见杜沅沅垂着头走进另间房内,方才闪身出来。他刚从外面探得些消息,原本欲与杜子珏商量,不意碰上二人样的情形。

他看着杜沅沅消失的方向,怔怔地站刻,心中直如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搅在处。几日,他的心中也颇不平静。

尚书府中灵堂那夜,他就发现杜子珏对于杜沅沅的态度有些奇异。段时日,大家朝夕相处,他终于明白杜子珏的心意,竟是同他样,可怜腔情思系在个并不爱自己的子身上。

他甩甩头,心中又是自怜,又是无奈,想他沈毓,也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怎会将自己逼到今日样个微妙的境地。事实已经是十分清楚,杜沅沅只有对皇上才称得上是之爱,至于对杜子珏和对他,只不过是手足之情和朋友之义。

但是,理智是回事,感情又是另回事。他的所思作想、所言所行,偏偏都与理智背道而驰。看来,他同杜子珏还有样相似,同样是受重伤,只不过杜子珏是伤在身上,他是伤在心上。身上的伤可医,心上的伤却是无药可治,何况,他也没打算医治。

沈毓自嘲地笑笑,向杜子珏的房内走去,此时还不是他自怨自艾的时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告诉杜子珏。

“朝廷撤下缉拿的文书?”杜子珏猛地坐起身来,不意拉动身上的创口,痛得他面色白。

沈毓按住他的肩膀,“小心的伤。只需听就好。”他查看下杜子珏的伤口,见无大碍,方才继续道:“原本缉拿的捕文张贴各处,但昨日上街去,竟发现全都不见。觉得奇怪,便找个内线询问消息,那内线也并不清楚,只虽未接到朝中颁下的恩旨,但确是上头下令撤的海捕文书。”

杜子珏面上有深深的疑虑,“难道是那个皇帝放过?”他又摇摇头,“不可能,不合常理。”沈毓头,“同子珏兄样的想法,私通敌国样的大罪,怎可能消弥无形?”“除非是……”杜子珏与沈毓对看眼,不约而同道:“圈套!”

杜子珏蹙紧眉头,“看来,们必须要做件事,那便是离开里。”他看着沈毓,沈毓也头道:“的确是要离开,马上去打,只不过的伤势……”“的伤并不妨事,”杜子珏打断他的话,“不需为担心。”

沈毓明白此事耽搁不得,转身便要出门,忽听杜子珏道:“且先行打切,还有件事要办。”沈毓心中突地跳,回身追问道:“伤势并未痊愈,是什么事非要在此时办妥?”杜子珏也不隐瞒,“要回趟府中。”“什么?”沈毓面色已变,“不行,此时情况不明,不能去冒险。”

杜子珏眼中有浓重的悲伤,语声也是片黯然,“身为宫家的子孙,多年的努力就样毁在的手里,已是大大的不孝,不能再让先祖的东西落在仇家的手里。必须要去。”

“……”沈毓时语塞,心知杜子珏得句句有理,但又不想让他以身犯险。杜子珏恳切道:“放心,自有的道理。尚书府地下有密道,应是早年战乱前人留下的,其间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极难为人发现。因此,父亲便将宫家的应物件藏匿在那里。尚书府被查抄后,坊间只是流传杜家通敌,却并未听有关宫家之事。想,应是尚未被发现。另外,当然不会愚笨到从尚书府正门而入,会从个隐秘的入口进入,然后再神鬼不知的离开。”

沈毓思忖良久,勉强头,“去可以,但也会与同前往,彼此间也好有个照应。另外,会部署好切,安排沅沅与阿芜先至京郊九里亭。待事情,们便去与们会合。”

“好!便如此吧。”杜子珏知道沈毓为人谨慎,应事宜安排必会滴水不漏,便应承下来。“还有事,”他想想又道,“们今日所谈之事,暂时不要告诉沅沅,不想白担心事。”沈毓头,“明白的。”

转早,卯时刚过,边刚露出丝鱼肚白。小院的门便无声无息地开,有二人走出来。那二人穿着打扮就象赶早市的小商贩,其中个肩上还挑着个担子。

两人正是杜子珏和沈毓。

沈毓回身将院门仔细关好,杜子珏怔怔看刻,沈毓知道他担心房内的杜沅沅,便道:“已喝下加料的茶,大概还要睡上几个时辰。阿芜也是样。亮后,便会有人来接,待们醒来,应到九里亭。”

杜子珏微微放下心,深吸口气,低声道:“们走吧。”

二人遂向前走去,边微露的晨曦映着他们的身影,片昏暗之中,那身影越来越远,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