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的项链让她在办公室出尽了风头,后来一个同事去了香港旅游,回来告诉她才知道价格不菲。
“一条项链而已。你是我妈,这么客气不是见外了?”话完我就挂了电话。
看到我挂了电话,而且目光不善,刘家笙有种非常不详的预感。
“小夕,我真的不能和你们去旅行,答应你妈的时候正在工作,为了她不烦我才随口应下的。”
“随口应的也是口头承诺的一种。刘家笙同志,你就乖乖和我们去吧!”
“不行,我还要跑跨海大桥的项目资金,下回,下回爸爸一定陪你们不食言。”刘家笙举起左手发誓。
“跨海大桥项目资金?”这是什么东东?这么这么熟悉的样子?不对。这件事情不是在前世还有六七年才被提上案程吗?现在才1990年,大桥的事情连影子也没有的事,怎么刘家笙会突然想到跑项目?
而刘家笙以为我对跨海大桥感兴趣,就说道:“东海市的交通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因,我去年去了一趟香港和澳门,我知道如果东海要快速的发展,和大陆的连接是必须的。所以就想建一座跨海大桥,这对整个东海的经济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知道大桥通车从江口到东海原来四个小时的车程可以缩短到三个小时,而到上海也将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市中心。”
看着刘家笙兴奋的脸,我实在是不想给他泼冷水,可是想到前世,不,我绝不能让他到中央要钱。前世除了我给刘家笙添的那笔乱之外,我记得老爸还有一项罪名就是被大桥牵连,前世东海大桥能建成也是刘家笙一力奔走促成。而讽刺的是大桥通车不久,他这位大功臣就被请去谈话。不久就被双规。而批下桥的一路官员全部被清算,不管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一世,我说什么都不能让刘家笙冒这个风险。
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爷爷刘翰睿从外面进来,到了我的房间。
“父女俩聊这么聊的这么起劲?”
“再说向上面要钱的事情。我打算申请要建跨海大桥建设资金。”刘家笙向刘翰睿道。而我则上去,把爷爷身上的雪花弹掉。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不过这个投资少说也要上百亿,而且海上建跨度如此大的桥难度极大,东海加上台风频繁过境。不过如果上面能同意,可是一笔不小的政绩。”刘翰睿道。
我给爷爷和老爸个倒了一杯茶插嘴:“爸爸,我觉得你这件事情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向上面要这么大一笔钱,付出的代价恐怕也不小。现在我们东海地方经济也发展的非常的不错,如果你向民间集资,再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我觉得筹足资金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民间集资?这个方法虽然新鲜可是能筹集多少钱?小孩子家家的不要开玩笑了。”刘家笙断然的否掉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