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八十年代初,她们才真正感受到了压力。
她们七十年代初入伍的这一批文艺兵,真是夹缝中的一批文艺兵,因为上学时学校总停课什么也没学到,于是六十年代进来的文艺兵的文化程度比她们强,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招进来的文艺兵依旧比她们强。
林雪娴退伍前,文工团新进来的文艺兵已是从各级舞蹈学院或者艺术中专院校招来的专业学生了,文化程度都比较高。
六十年代的那一批老兵们有资历有荣誉,已经在文工团站住了脚;新兵们年轻,专业都是科班出身,又有学历文凭——林雪娴她们既没有资历,又没有文凭,优势荡然无存,团里一遇到减员,主要的对象就是她们。
林雪娴这一世决定好好学习文化课,自己多读书,多长点见识。上一世,她之所以那么愚蠢,也是因为学识不够。看书多的人的视界就开阔,像她明显就是书读的少的错,就是一个花瓶。
林雪生对她突然想多读书的想法,蛮支持的,就道:“你去我房间看看,书架上的书你不用看,我床底下的藤条箱里藏的书都是好书,你不要拿出去看,也不要让别人知道。”
林雪娴于是来到林雪生的房间,想找两本书有空的时候看。
林雪生爱干净,小小的房间总是收拾得非常整齐利落,桌子上的简易书架上全是一些又红又专的书:《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哲学常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些书她都没读过,她感到挺惭愧的,上一世真是读书少啊,连言情小说都很少看,在部队时养成了喜欢看电影的习惯,后来有了录像带之后经常租带子看——书是很少碰的。
她从林雪生的床下面拉出一只藏得很深的藤条箱,里面放的全是书和乐谱。林雪娴从中找出了一本《安徒生童话》,还有一本《红楼梦》,这在现在应该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毒草。
她前世看过《红楼梦》的电视剧,对里面的人物的印象就是薛宝钗人大方、挺会来事儿的,林黛玉就是天天哭、挺小心眼的——不过既然大家都说它是名著,是中华文学的瑰宝,她决定要读一读原著。
林雪娴把箱子重新整理好,仍推回到原处,打算先看完这两本。
坐在林雪生的书桌前的椅子上,她先翻了翻那本《安徒生童话》,听说《红舞鞋》的故事就是出自于这本书,没想到目录里果然有。
她把书翻到了《红舞鞋》的那一页,读了起来。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红舞鞋》的故事是蛮恐怖的,一个小女孩因为喜欢红舞鞋的漂亮,于是不顾自己的宗教一再的穿着红舞鞋去教堂;抵挡不住舞会的诱惑,不去照顾重病中的收养自己的老奶奶,而选择穿着红舞鞋去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
爱慕虚荣、被美丽事物弄晕了头脑的小女孩的下场往往都是这样,她受到了诅咒,于是只能不停地跳下去,永不知疲倦,永不能停歇,最后只有砍掉了自己的双脚才能恢复平静。
林雪娴觉得书中的小女孩简直就是她的化身,同样是出身于贫穷,慢慢有了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因为虚荣、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最后得到了惩罚。
类似这样的故事,她还知道有一本书叫《项链》,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当年李浩然曾借给她阅读,她一样没去读,只把它当成是男女之间的有借有还的一种暧昧。
多年以后她看了一场话剧,是由《项链》的故事改编的,一个女人因为虚荣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却不慎把它弄丢了,结果为了偿还这条钻石而欠下的债,她整整辛苦操劳了十年。
不管是漂亮的衣服,盛大的排场,还是嫁入高干家庭的愿望……它们都可以是诱惑女孩子们的“红舞鞋”或“项链”,一味地追求这些东西的下场就是自己吃尽了苦头。
《项链》中的女主,既没有华贵的衣服,也没有闪闪发光的首饰,但是却热衷于参加上流晚会,热切渴望体会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为此不惜大力投资,结果却意外的遗失项链,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还债生涯。【引自百度百科】
这样的故事,原来书里早就有了呀!她不是第一个,一定也不是最后一个。追求美丽的东西没有错,错的是为了追求美丽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