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这一世林雪娴不想让林雪穗再去农场插队了,她希望她能在家里补习文化课,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现在林雪生也有工资,自己当兵也有津贴,不如林雪穗用这段时间好好补习功课,七七年时直接考上一个名牌大学,这是林雪娴的计划。

一九七四年的上半年,林雪穗马上就要高中毕业,学校里开家长会谈到这一届毕业生的分配问题时,动员他们全部到农村去。

林雪穗给林雪娴的来信中说,她恐怕要去农村插队了,一想到心里挺担心的,每天感觉都不快乐。

林雪娴回信给她,让她也学林雪生当年在家养病,千万要顶住压力,不要轻易去农村落户。前世时林雪穗帮了她很大的忙,林雪娴对她由衷的感激,她希望二姐能够快乐,这一世都幸福平安顺遂。

林雪娴一封接一封地往家发信,嘱咐林雪穗要坚定立场,不管学校还是街道来动员去农村插队,都坚决不同意,家里不在乎多一个吃闲饭的人。林雪娴不能直言她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只好在信中说她不介意养活她一辈子。

那一阵子,林雪娴一周要往家里写五封信,全是嘱咐不要让林雪穗去农村插队的话,因为考虑到他们的信件有时会被抽查,林雪娴在信中不能写得太露骨,但是总的意思就是要林雪穗不要去农村。

林雪穗的回信还是来了:

小妹,我和爸妈商量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插队,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而且现在h市的近郊农场有几个名额,如果现在不决定去的话,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全部下到农村去,到时就只能去一些更边远的地方了。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谢谢你的鼓励。

……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是莎士比亚在《辛白林》中的话。

林雪穗最终还是去农村插队了,林雪娴消沉了一段时间,她有先知的能力却依旧改变不了二姐的命运,让她有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后来她慢慢也想开了,对于林雪穗来说,插队的经历令她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也更懂得珍惜机会,对她的一生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慢慢地她也释然了。

一晃眼,林雪娴来文工团已经三年了,这三年她的个子长高了不少,专业一直是学员中的尖子;而戴玉青是她们这一批学员当中进步最大的,她比所有人都能吃苦,经常五更半夜地练,虽然不能像林雪娴和蒋莹那么出色,但是程度一直保持在第一阵营。

这一批学员从十二三岁时入伍,到现在已经成为文工团三年的老兵,每个人的改变还是挺大的。首先因为吃的有营养、生活规律,她们都长高了不少,个个脸色红润、亭亭玉立。

这一年夏天,她们在上面的组织下排练了一些节目,为秋天时下部队演出做准备。文工团成立了很多演出分队,学员们将要下部队演出了。

这一年,沈誉也从骑兵营调回了军区机关,他是一九七二年底去了新疆军区某骑兵营,七五年时他所在的骑兵营与某步兵营合编,骑兵们全部下马。

沈誉去当骑兵时就知道,随着解放军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骑兵作为一个兵种慢慢将会被取代。六九年时已经改编了一批骑兵,可是他没想到的是,骑兵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兵种,被取消得这么迅速,这么彻底。

当不成骑兵了,他的母亲提出让他回xx军区机关,他没有拒绝,成了军区文化部的一名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