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沈誉现在不敢想起草原、想起骑兵,想起心里就是一阵难忍的痛楚。

文工团舞蹈队的队长林峰当时也在排练厅里,远远地看到了沈誉,知道他是夏部长的独生子,刚想迎过来打声招呼,还没来得及张口,就见沈誉一脸阴翳扭头又走出了排练厅。

沈誉从排练大楼里出来,觉得外面的阳光刺眼,蝉鸣声刺耳,从小就熟悉的军区大院此刻在他的眼中也变得令人难以忍受起来。

他怀念在草原上骑着训练有素的军马、挥着六五式骑兵军刀的日子,这段经历不能被触碰,不能被提及,一不小心就会使他陷入思念的重灾区里。

沈誉还没走出文工团的院儿,迎面走来了一个青年军人,却是他的发小杨民。杨民现在是文工团乐队的副指挥,原来学的是钢琴专业。

杨民看到了沈誉,大步走到他面前,狠狠地在他胸口捶了一捶。

“嘿,你小子来我们团视察工作?”

沈誉看着杨民,摆出一副不待见他的样子,道:“这是谁呀?一身军装我没看错吧?不说打死都不来当兵的吗?”

杨民乐呵呵一笑:“还提那干嘛,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嘛。”

杨民和沈誉、顾冉东他们不一样,从小就不爱舞枪弄棒,他的母亲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本家小姐,当年和一帮同学一起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并和一名八路军将领结了婚。

杨民没有继承父母的军人基因,他在他外婆的启蒙下从小学习钢琴,考入了音乐学院附小,一直渴望成为一名世界级的音乐指挥家。他原本一心想考音乐学院,继而出国深造,结果国内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令他的学业受阻,不得已只好加入了军区文工团。

“在这里怎么样?有你这个天才音乐家的发挥之地吗?”沈誉关切地问他。

“还凑合吧!”

“还凑合?几十人的管弦乐队到你这里只是‘还凑合’?”

“哎,跟你没法说。对了,周末去我家,我爸妈下部队了,家里没人,我再喊上东子,咱们几年没见了,好好聊聊。”杨民道。

“行,我正说要去找你们呢。”沈誉一口答应了下来。

“还有我团里的几个朋友,到时你也认识认识,都是很不错的小姑娘。”

“你现在要去干吗呀?”沈誉问。

“我得去排练呀,这儿一大堆任务呢!”

“陪我再聊会儿呗。”

“真不行了,乐队正等着我呢!”杨民摇了摇头:“要不你跟我一起,去考察考察?”

沈誉皱了皱眉,他现在是真没心情去听交响乐排练,只好悻悻地放他走了。

一个人慢腾腾地遛到了篮球场,体工队的十几个篮球运动员正在练球,沈誉坐在篮球场旁边的椅子上百无聊赖地看了人家打了一下午篮球。

从跳《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的舞蹈演员到杨民,到这十几个篮球运动员,似乎见到的每个人都满怀热情的从事着喜欢的事业,只有自己像离了群的孤雁,彷徨不知道前路。沈誉无聊地从脚边的石缝中拽起了一根杂草噙在嘴里,一丝苦涩的滋味渐渐充斥了整个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