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誉道:“那你要是不好意思,她那张票我去给她送去,你这里留一张,到时你俩分头各自去,正好在那里‘偶遇’不就得了。票是我分别送的,跟你们俩人没关系,别人也没话可说。你说吧,是把两张票都给你,还是只给你留一张?”
顾冉东沉吟了一下,道:“还是都给我吧!”
沈誉把演出门票和节目单一齐留给了他,一个人颇有成就地回去了。
他走后,顾冉东盯着桌面上的这两张门票,不由发起愁来。
阿尔巴x亚国家芭蕾舞团此次访华演出的节目是大型芭蕾舞剧《山姑娘》,讲的是三十年代,在阿尔巴x亚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位叫做马尔库的神父利用自己的职权欺压农民谋取私利。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基尼总是勇敢的站出来对神父的行径表示抗议。后来,基尼的女儿出生了。马尔库神父为了报复,不肯给他的女儿做洗礼取名字,所以,后来大家都称她为“山姑娘”。许多年过去了,基尼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了。党给了农民自由和土地,男女老幼欢欣鼓舞。被推翻了的统治阶级进行着幕后活动,他们在阴暗的角落里散布流言蜚语,策划阴谋,但是新生力量一步步战胜了旧势力。山姑娘和千千万万的人们一样,在党的思想鼓舞下,组织了扫盲班,文化同迷信,光明同黑暗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敌人想杀害山姑娘,但是她并没有死,她仍然活在人民中间,人民的铁拳打击了敌人。【部分引自百度百科】
演出的地点在民族宫大礼堂,离军区大院倒也不是很远。
——作为舞蹈学员的蒋莹肯定是愿意去看这种演出的,可是自己该不该和她一起去呢?如果和她一起,她本人会愿意吗?
就算她愿意,票怎么给她呢?是和她一起约在民族宫见面,还是提前把票给她?是在电话里说这事儿,还是去找她一趟、同着她当面讲?
顾冉东想来想去,头一次束手无策了。
他对蒋莹这个女孩的印象很深刻,六九年暑假在姥姥家的城市,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这个小女孩与众不同,她那么小、脸上却挺沧桑的,人也长得确实漂亮,天生就是舞蹈演员的坯子。
从小到大,他对女孩子谈不上有什么了解,也谈不上有什么兴趣,可是第一次见到她时,她那迷惘、无措、还有受到了惊吓的样子,一下子就击中了他,令他忍不住为她担心——他第一次意识到了女孩子原来是与自己不一样的一种生物。
而且更奇妙的是,时隔多年他们竟然又遇到了!
在杨民的家中,长大后的她给他留下的印象仍是好的,怎么形容她这个人呢?就是感觉她挺能稳住事儿的,一看就是那种聪明、懂事的好人家的孩子,而且她身上没有文工团女团员身上的那种劲儿——什么劲儿呢?就是话剧演员梁欣怡身上的那种劲儿。
顾冉东并不认为自己就是对她动了心,相反,他觉得自己对她的感情挺纯洁的,就是想和她单纯地聊聊天,出去走一走。他知道他身边的机关兵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两个要好的女兵,和女孩子们打交道的感觉与和男兵们在一起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