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一家人坐在油灯下算账,一共是四竹筛的东西,五十个小猪馒头,一百个小南瓜,一共卖了一百文钱,扣除面粉和糯米粉的钱,净赚了六十多文。
因为这次做那些的南瓜是在元香家里拿的,不用钱,就算要花钱买,这时候的南瓜不值钱,两个大南瓜,也花不了多少钱。
夏富贵等人听到不出一个上午竟然赚了这么多钱,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过后,夏富贵拍着夏铜柱的脑袋,笑着说:“难怪这小子成日说要去卖吃食了,原来真这样赚钱啊。
夏铜柱一听,傲娇到不行:“我早就说过,卖吃食的钱好赚,是你们不信,这回信我了吧。”
这次夏富贵倒没责备他,反而夸奖到:“嗯,还算你这小子有些用,既然这个好卖,以后和枝儿两人就勤快些,争取每日多挣些钱,到时候两人拿着自己赚的钱去镇上开间店铺,以后我也不用担心你们了。”
夏铜柱一听,立即赞成:“嗯,我也这样想,你看,今儿咱们卖这么些只用了半个上午的时间,我打算以后咱们几人早上早些起,争取早上也出去卖一阵,就在这附近卖,卖完了我再回来吃早饭,接着上午再出去卖一上午,要是生意都像今儿这样好,一天卖几百文钱不是问题,那一个月就是好几两银子了,用不了半年,我们就能去镇上卖了。”
“干啥非得半年之后才会镇上卖啊,现在也可以,每日赶集那天,铜柱哥你不要挑出去卖了,咱们早些起,把东西做好,然后挑到镇上租个摊子卖就成。赶集的人多,去哪里卖,肯定比你挑着卖的生意好。”枝儿听了夏铜柱的话。插嘴道。
夏富贵听罢,猛拍了下大腿。大声喊道:“嗯,枝儿这个主意好,赶集的时候,人最多了,而且又不要挑着到处喊,就租个摊子卖,人也没那么辛苦。就像以前老三卖马扎一样。”
一家人都说这个主意好,夏菲儿也觉得不错,这里的人三天赶一次集,啥东西都要去镇上买。因此赶集那天人特别多,人多东西自然好卖些,她前世的时候看到村里好多做生意的人,就是每次赶集的时候做些小生意,听说也能赚不少钱。
夏铜柱倒是也觉得枝儿这个主意不错。但他考虑的比较全面,想了一会之后,提出一个烦恼的事情:“好是好,但是卖这个和卖马扎不同,卖马扎我一人就能挑去。这个要是弄去镇上卖的话,肯定卖热的好些,我看着人租摊子卖这个的都有固定的摊子,日日都在同样的地方,而且人还搬了蒸笼啥的过去,咱们怎么弄得过去啊? ”
对啊,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东西弄出去卖的时候,自己家倒是蒸熟再卖的,但吃食容易冷,尤其是天气稍冷一点,不到半个时辰就凉透了。
夏铜柱挑在乡下卖,有一点好就是,都在别人屋门口卖,人买了,要是觉得凉了,想吃热的,随意放到窝里蒸热马上就能吃,但要是夏铜柱挑到镇上,怕是一道那里,东西已经凉透了,没办法立马吃。
赶集的人在镇上买东西,主要就是想买些平时在家里吃不到,最好又是立马能吃的东西,要是当时不能吃,只能弄回去再吃,倒也不说是卖不出去,但肯定不如热的那样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