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能见度低,山里又起了霜,弯曲小径岔路极多,不知哪条分叉口选错,走着走着就偏离了主路,一脚踩在触感软绵的草地上时,时才惊觉走远了。
他的反应向来比旁人迟钝,小时候杨幼兰曾因为他木讷寡言带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没问题她还不信,边骂人家庸医边嚷嚷着退检查费,说:“这孩子怎么可能没问题?他脑袋肯定有问题!”
望着前方隐没在黑暗中墨色般的群山,时停下脚步,呼出一口气,心想说不定确实有问题。
他尝试着沿途往回走,可惜岔路太多,天色太暗,每一次选择都是对方向感和记忆力的严苛考验,时走了两三百米,就再次停下了。他认为与其没头苍蝇一样乱走,走到更远的地方去,不如在原地等待,等天亮再找回去的路。
于是时观察了一下四周,在一棵刚好迎着风吹来方向的树旁坐下,躲进避风的角落。
这是他念小学的时候从书上看来的野外求生知识,这其中还包括利用太阳或者北极星判断方位。
可惜现在是晚上,天上也看不见星星。
坐了一会儿,时觉得有点冷,便用宽大的羽绒服尽量盖住自己的腿。
动作很小心,因为傅宣燎曾说过这件衣服好看,明天还要穿,时不想把它弄脏。
一阵吹偏的风自身侧刮过,露在外面的脖子第一个遭殃,时抬手摸了摸只到耳根的发尾,心想早知道不剪了,还能挡挡风取取暖。
他听信了高乐成的话剪短了头发,来度假村的前一天还修剪了一番,可傅宣燎对此并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对他还是很凶。
甚至还想逃跑,就在今天下午。
思及此,时眼神悒郁地暗了下去,其中除了被忤逆的恼怒,还掺杂了些罕有的委屈。
心里酸酸的感觉和八年前被认错的那晚相似,时抬手按住胸口位置,对这久未出现的知觉还是很陌生。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他是应该的,所处的位置是应该的,让着时沐是应该的,被冷漠对待是应该的……许是从记事起就被灌输了这些观念,他很少会觉得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几乎不会委屈。
看来傅宣燎真的很过分时想,但凡他稍微不要过分哪怕一点点,自己也不会三更半夜坐在这荒郊野岭吹冷风了。
也只怪了他三秒,时便恢复理智,开始琢磨别的。
傅宣燎究竟在那张纸上画了什么?雪姐都笑了,难道真的很像我?
对此时是不太信的,上小学那会儿傅宣燎是跟他们一起学过绘画,不过只学了一周就放弃了,中学也只去画室蹭过几堂课,怎么会画得好呢。
不过虽然他不擅绘画,在其他方面都很厉害,数学,英语,运动……好像没有他不会的东西。
哦,除了划船。
时又陷入了另一段思考傅宣燎是真不会划船,还是不想和我一起划船?
独处的时候,时总是会想很多事情,像在用它们填满心底的空洞,挤走无用的杂念。
他甚至开始想念被留在酒店房间里的手机,虽然平时懒得带上,但是不得不承认手机在关键时刻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至少他可以用它报警。
像是直接忽略了会有人来找他这种可能,时即便“事后诸葛亮”,想的也都是自救的方法。
他一个人太久太久了,习惯也变成了天性,所以在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下意识以为是幻听。
“时”
一定是听错了。
“时”
怎么会有人来找我?
“时,是不是你在那里?”
我……在哪里?
随着一束光扫过他的脸,逼近的脚步从石板路转移到草地上,变得混乱而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