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先斩后奏

“喜儿,今天我们要去水库那边砍竹子,中午如果我们没回来,就送饭去打麦场。”田老爷子戴上帽子,脖子围了条汗巾,穿上补丁衣裳,腰间还捆着麻绳,插了把斧头。

没一会儿,张青也是同样的装扮,不过手里还多了一把砍刀。

对哦,昨晚他们就说,今天高石庄男女老少,集体要去砍竹子。

一大清早,因为顾莉雅的事情,都搞忘记了。

这边的村民,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竹子。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饭用的筷子、捞面用的灶捞、晾晒衣服的竹篙、晒东西的簸箕以及戴在头上的斗笠,都是竹子做的。

而生产上更是大量要用到,篮攀、箩、撮箕、打麦桶的折子等等,更需要很多毛竹。

高石庄没有竹山,缺少制作各种竹器的原材料。

之前高村有一户大地主,他在洪河上游的水库边上承包了一大片地,种了很多竹子,生产队就是打着这个名义,去那片竹山上砍竹子。

但是那片山,离高石庄来回一趟差不多要走四五个小时,肩上还要压着沉甸甸的毛竹。

虽然大家生活中都离不开竹子,却谁都不愿意去掮竹子!

于是,每年生产队都会安排这么一天,并规定,凡是拿六公分以上的劳动力,不分男女,一律要去水库掮竹。

而四到六个公分的劳动力,无论老少,都要去砍竹子。

以前有人会钻空子,到了竹山上,专门挑轻细的竹子砍了掮回来,也可以记一天的公分。

后来,村里开会讨论,以后按重量来计算。

每个人掮回来的,够七十斤才能记十分,否则按照比例扣分。

第一批上海知青,李海鹏他们如今终于能开始拿十分,所以,今天也是要去掮竹子的。

甜圈和甜头吃饱喝足,开始在地上追逐打闹,喜儿时不时揉揉鼓囊囊的小肚皮,可爱的肉紧。

看来,昨天顾莉雅闹得这一出对大家今天的出行影响不小。

喜儿不忘记,今天肯定就会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带在路上,这时候也来不及了,村口的铜铃已经敲响。

“不要准备了,今天村里为了鼓励大家去掮竹,还免费提供杂粮馒头呢,待会儿我们不吃带上。你准备的这些东西太扎眼,别人看了不太好。”张青过来,准备和田老一起走。

“那行,张叔叔一定要多注意爷爷的身体”说着说着,喜儿越来越不放心,决定还是要自己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