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学姐跟我说她刚来北京时特不适应。
“跟朋友约了五点半吃饭,三点就被拉着出门了,我还纳闷呢怎么这么早,我们上了一辆公交,我就感觉那辆公交晃晃悠悠地开啊开,过了好几座桥,又过了好几条河,我都怀疑是不是要开到天津去了,好不容易下了车,朋友告诉我还要转两趟地铁,我当时就崩溃了,蹲在地上大哭,一边哭一边说,北京怎么他妈的这么大啊!”
我当笑话听,哈哈哈哈笑了半天。
来了才知道,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第一年他住海淀区,我住朝阳区,我们想见一面坐车得花两小时。
“我怎么感觉在异地恋?”他点头,
“我也这么觉得。”
没过多久他买了辆车。
“干吗浪费钱啊?”
“我怕你太辛苦。”
我十分感动。
但很快我们就发现,高峰期的北京如同一锅煮糊了的粥,车堵在路上根本纹丝不动。
他下班来接我吃饭,左等右等不见他来,我给他打电话:“你到哪了?”
“堵在新街口。”
一小时后,我又给他打电话:“到哪了?”
“还在新街口。”
再过了一小时,“到哪了?”
“新街口。”
“……”
眼瞅着夕阳西下,月上枝头,他打电话来:“在簋街走不动了,你坐5号线过来我们吃夜宵吧……”
——还不如一开始就坐地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