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盖新屋

农家小娇媳 为霜 3802 字 3个月前

总结了几句,周琳琅就将话题从林家身上带过,反正,她对林家的事情是半点不好奇,林家怎么样,也都和她毫无关系。

在客栈里吃过客栈里厨师做的饭菜以后,周琳琅,杨承郎,阿杨三人是空着肚子离开的客栈,回去的时候,再街上吃了云吞才回了周家村。

三人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客栈里的生意如此差,毕竟,能把萝卜都煮焦的厨师,应该是留不住客人的,也难怪有些客人要发脾气了,偏偏遇上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杨俞明还会动手赶人。

三天后是杨家盖新屋子动工的时候,这一天,整个杨家小院别提多热闹了,按照村子里的习俗,放了炮仗,便开始动手挖地基。

整个周家村,十几年里盖新屋子的也屈指可数,家家户户住的屋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的更是代代相传传了上百年,盖新屋子是很费钱的,谁家要是屋子破了,也就是修修。

如今,杨家要盖新屋子,一村的人都过来凑热闹,村长找来的都是村里力气大干活勤快的,不需要有人监工,一个个都自觉的干着他们应该干的事情。

杨家盖新屋子这对于村里很多人家而言也是喜事,这意味着,能在开春前赚上半个月的工钱。

盖屋子之前,杨承郎就和帮工的人说好,杨家不包饭,大家忙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各自回家吃饭,一个时辰后再回来继续上工,所以,盖屋子的时候,周琳琅倒是也不太忙,只要管着自家一家三口和周二根一家人的饭菜便好。

但是,周琳琅也不是吝啬之人,白天,她会煮一些甜汤给大家解渴,家里有孩子没人帮忙看的,她也会帮着看孩子。

到了晚上,活停了,周琳琅就会拉着周二根学发绿豆芽。

为了说服周二根学发绿豆芽,周琳琅也是磨破了嘴皮子才把周二根说动了,周二根人不傻,周琳琅只教了两个晚上,便也学的差不多了。

忙碌的时间,仿佛过的非常的快,半个多月的时间一晃而过,一座新宅子便拔地而起,原本破旧的杨家小院的边上,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宅子,周琳琅粗粗的计算,这占地面积,估摸着是有两三百平方。

想想,这古时候就是好,往村子里交了几两银子,这空地就由村长做主划给了杨家,不像二十一世纪,想要拥有一套占地面积两三百平方的豪宅,像她这种普通的穷学生,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

再说说杨家这新宅,宅子的大门就开在靠着村路的北方,东边盖了五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南边暂时盖了六间房间,西边是厨房浴室杂物间,东南边开了个小门,出了小门,左拐是茅厕,右拐能直接去杨家的小旧屋,杨家的鸡鸭,依旧放在旧屋里养着,也不用担心新宅子会臭。

正大门一进去的左右两边砌了两个很大的坛子,一边周琳琅准备种些生姜香葱这类的菜,另一边则准备去山里挖几株长不大的那种翠竹,再去镇上买几颗梅花,海棠种下,若是能找得到榆钱树那就更好了!

然后,还能在屋子的窗前种几盆兰花,周琳琅记得,她当初在山上的时候,可见到不少野生的兰花,虽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是,开出的花煞是漂亮,大老远就能闻见那种香气。

杨家新宅子的水井就打在厨房和浴室的门口,两边取水都很方便,杨承郎也不用担心周琳琅晚上用水的时候不够水了。

宅子盖完以后,有始有终的,也放了一串炮仗,噼里啪啦的以后,大家才帮着周琳琅和杨承郎将早就打好的新家具全部搬了进去。

可以说,杨承郎和周琳琅这次盖新屋子是下了血本,家具全部都是找木匠新打造的,橱柜,衣柜,床,桌子,就连被子都是新做的。

“咦,阿杨和康康壮壮几个小孩呢?这会儿跑哪去了?”周琳琅从厨房去了饭厅就没有看到几个小孩便疑惑的问道。

“在院子里玩着呢。”村长媳妇乐吱吱的在饭厅绕着,一边道,“对了,琳琅,你说着间房间叫什么?饭厅是吧?这房间造的好,看着也是这么一回事,吃饭的地方就放在厨房的边上,但是又和厨房隔开分为两间房间,厨房里的烟囱做好了,也不怕烟会跑进来,在这屋子里吃,也不用将饭菜端到大老远的堂厅里去,也不用担心外面是什么天气了。”

村长家的厨房不能直接通向摆吃饭桌的小厅里,每次厨房忙活好了以后,就要横穿院子走上几步路才行,虽说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大家都习惯了,也没有觉得哪里不好,但是,看着杨家新宅子,村长媳妇就觉得,这样的盖法就是要比以前旧屋子方便的多。

“我也是觉得这样方便多了,才弄出这一间饭厅了,婶子,劳烦你去院子里喊那几个孩子进来吃饭了,他们几个爱玩闹,今晚可有他们玩闹的时候了,可别到了晚上见不着你们又吵闹着要回家去了!”周琳琅笑容不止,从厨房里拿出来的餐具都是新的,不过,这餐具也是备用的,用完了这次她就准备收起来,她还不至于败家到将之前好好的碗筷都丢了。

村里这边是有习俗的,谁家盖了新屋子,入住的第一个晚上都会请邻居家要好的孩子进

来住一晚上,给新屋子添添人气,住进来的孩子,还能得到主人家的一个红包。

周琳琅喊来的自然是村长家的几个皮实小孙子和壮壮康康了,她跟着村长媳妇走出了饭厅,站在门口看着在院子里跳着闹着的几个孩子,脸上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为了方便打扫,院子里都铺上了地板砖,白天才清洗的,这会儿,几个孩子直接躺在地上闹着,半点也不怕冷。

“快进来吃饭了!”周琳琅喊了几人一声。

“吃饭咯!吃饭咯!”村长家大孙子带头,第一个爬起来直接往厨房里冲,身后几个小的有样学样,喊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跑的姿势。

杨承郎跟在几个孩子的身后护着他们不让他们摔打,一直是咧着嘴笑不见半点脾气,“孩子多,就是热闹!”

“可不是,没一刻消停,打架起来的时候,也真叫我们这些大人头疼,但是,看着一个个又不舍得打骂,所以人家才说,孩子都是爹娘的讨债鬼,琳琅,承郎,如今你们屋子也盖起来了,是该早点要孩子了。”村长乐呵呵的接下话,道,“现在你们家里就阿杨一个孩子,总是太冷清了。”

“是啊,琳琅,早点要孩子,你和承郎年纪也不小了,这会儿,你们就是生十个八个也不怕他们没屋子住了!”罗氏就喜欢催周琳琅生孩子,毕竟,周琳琅现在都二十一了,而杨承郎而是二十九岁了,别人家他们这岁数的人啊,孩子都会帮着干农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