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高兴便好!”周琳琅静静的站在那看着这一张张高兴的笑脸,村里的人,能指望的,就只有自家的地,以往,种种菜啥的,也只能自家吃,换不了什么钱,如今,他们将多余的地腾出来种辣椒,一个个都有钱赚了。
“高兴,能不高兴?承郎媳妇,这事得多亏你,十五文钱这么高的价钱,你怕是没少费口舌吧?”那老婶子一个劲儿的拍着周琳琅的手道谢。
“我不过是说几句话的事,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你们也是看着我长大,看着你们高兴,我心里也高兴。明年春,你们的庄稼再学着我种,明年,你们家家户户都能有白米饭吃上几顿了,再也不用怕挨饿了。”
周琳琅并不贪心,一句由心而发的感激,就足够让她满足,满足到,愿意对他们更加的好,愿意看到他们今后有更好的生活,希望看到整个周家村的人都能吃好穿好,住上好的房屋,让周家村成为青桐县最有钱的村子。
“哎,好,好!”
周琳琅的话,让大家各个脸上都喜气洋洋,谁还记着村口守着的人啊?谁还管什么周老婆子和周大根啊?
“承郎媳妇,我们就不打扰你了,我们就想赶紧回家去和家里人说说,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前头我家那个还嘴上抱怨说天天都要往辣椒地里跑,我看他知道这事以后,还抱怨不抱怨!”
得了价钱,谁还呆得住?谁都想着赶紧回家去把这大好消息和家里人说说,然后回去算算,他们家种的那些辣椒,能卖出多少钱来。
“这消息传出去,村里估计得热闹好一阵。”老猎户道。
周琳琅将杨家的大门关上,轻轻一笑,“大家心里盼头有了,自然热闹,倒是可惜了我们家里没地种。”
“咱们家就算有地,承郎也不会让你种,一片梨树林,十亩田,都让你累坏了,瞧你这两月晒的,黑的怕是和承郎没区别了吧?”老猎户打趣了一句,心里也确实是这样想,种辣椒,成天都要往地里头钻,可不是累吗?要他说,杨家不差这点银子,还是不种的好。
“哪能呢?夫君可比我黑多了。”周琳琅应了句嘴。
那边周二根听了也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心里自然少不了感叹了,如果不是周大根做的那些事害得他家没了房没了田和地,他家如今也能种好几亩的辣椒,也能赚好几两的银子。
如老猎户和周琳琅所想的一样,这两天走在村里,随处都能听见村民相互问家里辣椒能卖多少钱这样的问题。
而村口的周老婆子和周大根依旧锲而不舍的守在那,他们似乎就笃定,周二根一家,迟早还是要离开周家村回到吴家村的。他们饿了,就在附近的地里扒拉点玉米地瓜吃,要么就在脸上摸把土去镇上讨点饭吃,晚上,没雨的时候,捡一张破烂草席扑在村口的路上睡着,下雨,就去找个破草棚或者镇上的破庙上睡一夜。
听闻村里人说,周老婆子和周大根一直守在那,周二根也是日渐的着急啊,总是住在杨家,那也不是个法子吧?
几日后,啊憨来了周家村,除了来拿周琳琅做好的辣椒酱之外,还带来了一个人。
“这是魏先生。”啊憨想了想,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便道,“这事明爷之前应该和你说过吧?”
周琳琅先是一愣,随后立刻回过神来,原来这就是崂山安排给阿杨的先生啊?之前说过,先生要安排家里的事情耽误些时间,这一过去也过去好些时间了,周琳琅险些给忘记了。
“魏先生,快请进。”周琳琅连忙把人给请进门,然后道,“您先在这坐会儿,我去把阿杨那孩子叫出来,您先看看。”
周琳琅用的都是敬语,就是还摸不透这教书先生是什么性子,万一得罪了就不好了。
里头的阿杨听到周琳琅在喊他,应了声就出了屋子,到了厅屋一看,多了个陌生人,他鬼机灵的冲着魏先生笑了笑,然后乖乖的站在周琳琅的身边。
“阿杨,这是今后给你授课的魏先生,快叫人。”周琳琅拍拍阿杨的后背催道。
阿杨这才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拘礼问好,“先生好,我是阿杨,哦,不对,我是杨俊贤,阿杨是我的小名!”
阿杨这虎头虎脑的模样,直接将一本正经的魏先生给逗笑了,“起来吧,名字好听,俊贤,俊贤,不错。”
“是俊贤慕而自附兮的俊贤!”阿杨特地解释了一句然后才好奇的打量起魏先生,也不知道,这新来的先生好不好相处,会不会打手板什么的。
“先生知道。”魏先生笑了笑然后朝着阿杨招招手,示意阿杨往他那走过去一点,才开口道,“听明爷说,你已经学了不少,那先生先考考你,再看看到时候从哪教起。”
周琳琅见状,便没有在那里打扰两人,而是去了院子厨房准备烧水煮茶。
只不过,等她到厨房的时候,罗氏已经将茶水煮好了,正准备端出来给她送过去。
“琳琅啊,那是给阿杨请的先生啊?那派头比起镇上郑秀才好像一点不差,这一个月,怕是要不少钱吧?”罗氏将
茶水递给周琳琅,一边道,“不过,你们家阿杨聪明,请个先生也是好,人家都坐了这么长时间了,快把茶水送过去,别怠慢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