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顿悟

巅峰宝鉴 夜泊人 1505 字 4个月前

卫修苦笑,只能解释,他若是见钱眼开,那瓷器他还会介绍给穆老板吗?还不如干脆自己盘下来,一个转手,几千块钱怎么也是好赚的啊?

见老爸还是半信半疑,卫修干脆说这就是行内的规矩,穆老板若是不给他这钱,以后谁还会介绍生意给他?

前面那话卫父还半信半疑,这后面话一出,卫父顿时恍然大悟竟然就相信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同一种意思换个角度表达,就能达到令人惊讶的效果。

匆匆而来,匆匆离去,似乎不带一丝尘埃,实则满载菁华。

赶往清河市的国道高速公路上,穆青青坐在后座上看着书,卫修则坐在副驾驶座上与开车的穆老板兴致盎然的聊天。

聊的话题自然是两人都感兴趣的古玩。

这种零距离请教圈子前辈的机会,卫修当然是不会放过的,穆老板的心情极好,再加上这生意是卫修介绍的,还在人家吃过饭,拿人手软吃人嘴软,这心中自然颇多亲近之意,所以两人聊得倒是挺开心。

谈话间,穆老板解释了一下他是如何看出这是清仿的定窑瓷器的。说起来还是凭眼力,因为古代烧制瓷器的方法以及用料的不同,比例配方再如何的相近,也总有差异,这清朝瓷器虽然几乎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想要仿古,多多少少会出现破绽。这破绽就出现在釉色上。

按照穆老板的话,这釉色过鲜,极具“大明彩”的风格,之所以否定是明仿,却是因为碗沿的豁口让穆老板一眼就看出这瓷器的历史年代颇近,甚至有可能是民国仿件,所以保守判断应该是清仿之物。

当然穆老板也承认他也有走眼的时候,这碗拿回去用专业仪器检测一下就知道了。

卫修在听到这里的时候,沉默许久,思考良久。

他过于依赖探索者的探测功能,虽然一眼就看出那瓷碗是古董,却缺少专业知识进行精确判断,最终将清仿之物看成宋代古玩,这年代判断失误可谓不大。

说到底还是因为卫修专业知识太匮乏了,在看到瓷碗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将其一些特征向自己知道的瓷器上靠拢,这才造成判断上的失误。而且热释光量对于瓷器的鉴定,本来就有较大的误差,而他过于依赖这一种鉴定方式,自然会造成年代上的判断错误。

许久卫修长长呼了一口气,神色严肃道:“我明白了。”

卫修明白了什么?没人知道。穆老板的眼中闪过一抹莫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