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怎么擦镜头?
也太冷了吧!
骆金川用力跺跺脚,搓了搓冻红的手指头。
乐泽明捧着记事本,“那也没办法,凌燃马上就要出国参加大奖赛总决赛,再不来拍,就赶不上热乎的了。”
骆金川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有点不以为意。
他跟乐泽明是老搭档了,给乒乓球,跳水,体操几个项目拍的纪录片都是大台五套的经典,可以说国家队的明星冠军基本上都进过他们的镜头。
又或者说,能请动他们来拍的,最次也得拿到过世锦赛的冠军。
凌燃是谁?
拿到过世锦赛冠军吗?
连大奖赛总决赛的冠军都还没有拿到,局里就火急火燎地把他们派来拍这么个小众冷门项目,也不嫌大材小用。
骆金川心里想着,脸上却一点情绪都没露,都是成年人了,喜恶也不能都写在脸上。
他跟乐泽明领着大伙往里走,听说凌燃跟他的教练已经到了,正在三号馆等他们。
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小运动员,明明还没拿出来足够的成绩,就让台里格外重视起来。
骆金川的想法要是让台里领导知道了,只怕也要喊一声冤。
他们把拍摄纪录片的人马派来,大半原因其实是看在冰协的面子上。
冰协的主席强烈要求,并立下军令状,替凌燃作保,又扯了一堆大道理,在台里领导看来总结就是一句话:我们小众项目好不容易出了个紫微星,正是宣传的时候,你们台里也得支持支持我们,总局爸爸都答应了的!
大台五套的领导想了想也就点了头。
主要是他调出了凌燃赛事转播的收视率数据,惊讶地发觉这个小选手还真有不少人喜欢,再加上扶持扶持小众项目的心思,就答应下来。
双方一拍即合,这事就这么定了。
沿着指示牌往里走的时候,走廊两边挂满了记录集训中心过往的辉煌与荣耀的照片。
乐泽明仔细看了看,示意骆金川等人把摄像机打开。
“在华国,花滑算得上是小众项目,其中的双人滑还能因为出色的成绩时不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镜头适时地将双人滑的获奖照片和报道文章都拍摄进去。
“而男子单人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没落,在秦安山退役后,这么多年,居然再没有出现过能在世锦赛上摘得金牌的种子选手。”
单人滑位置的寥落空白也被拍得清清楚楚。
可下一瞬,镜头一转,一张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俊俏少年的照片就出现在墙上。
“而现在,这个遗憾似乎有了补足的可能。
墙上照片里的少年叫凌燃。
一名十六岁的小将,在青年组单赛季里一口气拿下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青赛冠军,升入成年组后,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就拿到了华国站和e国站两站分站赛的冠军。
很快,他就要踏上前往总决赛的征程,而我们或许能有幸,在他动身之前,记录下这位花滑男单紫微星在比赛之前的准备历程。”
纪录片的语气总是平和且文绉绉的。
骆金川也习惯了这个节奏,不知不觉就沉浸到工作的氛围里。
乐泽明的纪录片拍得好,别出心裁就是他的特色。
他没有提前通知,反而是让工作人员停在门外,自己带着骆金川一个人提前进去,摄像机的指示灯也亮着,就是想要拍下凌燃最不设防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