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长寻坡 英桃 2802 字 4个月前

他说的这话,让邱家的婶子可高兴坏了,又加了两个小凉菜。

因为谭帅和黎阳好不容易来一趟,邱家老叔就炒了两个他们爱吃的菜,再加上这些,看上去就像是要了五斤馅饼,送了五个菜似的。

吃完饭,几个人不敢逗留,立刻付钱就走。

从前,摆摊的商贩都在长寻坡的主道两边,现在,就连工人家属楼下面都有不少,这些人并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而是各个工厂的职工,有退休的也有在职的。

黎阳他们从饭馆出来,走到小广场,看到有人在卖棉花和棉布,其中一个人他们还认识,是棉花厂接线员周德宁。

因为中午热,人都在家里吃饭休息,小广场几乎没人,周德宁一眼就看到了黎阳他们,招手道:“哎哟,有些时候没见到你们俩了。”

“周哥,大中午的咋还在这里?”黎阳看着他被晒的脸通红,把手里冰凉的汽水递过去,“来凉快凉快。”

周德宁用牙咬开瓶盖,一口气喝光,接连打了好几个嗝,看上去舒服多了。

“现在不是淡季吗,我们厂子效益不好,所以就派人出来卖东西……”周德宁说道。

他们一共是两个人在这里卖东西,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健谈,“我们厂子半年没发工资了,现在弄出了个新规定,卖东西的任务达成,才能领压着的工资。”

黎阳早就听说过,棉花厂日子不好过,能走出这一步,估计是被逼急了。

“我们这都是大西北的好棉花,比那些进口的质量还好,就是价格贵点,你们要不要来点?”另外一位棉花厂的职工问道。

“来点。”黎阳看着他们摆在木板上的布,“我要三百斤棉花和五十米的布。”

没想到他能要这么多,那个职工高兴坏了,周德宁却拦住了他,看向黎阳,“你上次买了棉花做了新被褥,买这么多这玩意干啥,又不能吃,放时间长棉花就不行了。”

“我哥要结婚了。”黎阳说道:“我们那边喜被要准备好几套,这棉花和布都好,我拿回去送给老家的长辈。”

差不多3斤棉花能压出1斤棉,一床厚被子就得要十几二十斤棉花,数量听着吓人,其实做好后,也没多少。

“红色的布料我们也有,染的颜色虽然不时髦,但是不容易掉色。”另外一个人高兴给黎阳介绍着,“这么多棉花,我们也可以帮着弹,这样你们拿回去也方便。”

黎阳点头,又挑了一些窗帘和鞋垫,等看差不多了,这才付钱。

周德宁心里叹了口气,又从下面拿出几个枕套和枕巾,送给黎阳。

这个被黄立安收下了,叠的整整齐齐放在小书包里,书包一下就撑的鼓了起来。

“外头太热了,你们先回去,等弄好我就把东西给你送去。”周德宁看黄立安小脸冒汗,就催着黎阳离开。

跟他道别后,黎阳他们回到了工厂,涂林立刻坐在电脑跟前,黄立安去睡午觉,黎阳去了实验室。

下午,孔经理过来跟谭帅说,轻工局过几天有几场会,问他能不能参加。

谭帅点点头,他这次要在厂子里呆上一阵子,这会议赶的上。

下班后,农机一厂开了个会,各部门的干部、技术员、车间负责人等都一起参加了。

会议中,报告了今年插秧机和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大概了解工厂的情况后,一起制订了下半年的计划。

下半年,三个车间要继续生产,同时要调出一部分人开始研究学习拖拉机和农用车,等所有的机器到位后,一厂就要生产和装配拖拉机和农用车。

这可是个大动作,参会的人都积极提问,关于资金和厂房的问题,谭帅说他会想办法,具体的计划将会陆续下发下去。

这个会议刚开完,第二天,其他三个农机厂的人也都知道了。

农机三厂的厂长去找老厂长,一起来到了一厂。

农机三厂的厂长孙大海比上次见时增了不少白头发,自从他知道谭帅弄回来柴油发动机的生产机器,就知道两个厂子可能会有竞争的那一天,只是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

“谭厂长厉害啊。”孙大海喝了口凉茶,很显然这口茶不能让心里的火降温,表情看上去很凝重。

“只是一个计划,可能两三年都未必开始执行。”谭帅这样说道:“我们缺少技术储备,可能要先在农用车上花点力气。”

孙大海深深的叹了口气,一厂是私营企业,只要不违法,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他们就不一样了,从前受计划的影响,现在把权利下放给了厂长,但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挣脱不了这个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