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不想吗?”

“我更想你做好准备。”

陈遇就没再提婚礼的事,也学着孟廷川,发了条朋友圈。

他没有拍公证书,他的列表不像孟律,同行多,一看就懂,更多是像宁千金这样看了公证书也不明白什么意思的,所以他直接发了红底的证件照。

*

小区的物业费挺高,服务也好,驿站就是物业开的,可以选择送上门。但是因为某些原因都是白天送货,这个时间点陈遇和孟廷川很少在家,他们家又不像别的住户基本都雇佣了住家阿姨,大部分时候还是要自己顺路取。

今天快递有点多,驿站提供了一辆小推车。工作人员帮着他们一块儿装好:“车不用送过来,到时候放在家门口就行,明天我们会有人过去取的。”

孟律师网购的频率不高,还是头一次取那么多快递,他粗略数了数,大约有十五六个,问陈遇:“你买什么了?”

“几件衣服。”陈遇回忆了一下,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其他不记得了。”

比起宁千金他们,陈遇这几年在消费上其实很克制,买东西基本不用考虑物价,但数量不多。一方面是他惦记着存钱买房,另一方面,非常现实的问题,他没有自己的家,搬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东西多了就更麻烦。

现在房子买了,算是安定下来,陈遇彻底没了顾忌,在店里闲下来就逛逛购物软件。网络购物兴起多年,陈老板迟来地陷入了沉迷,近一个月买的东西能抵过去几年。

大数据推送很能抓人心,首页随便看看就能看到需要的东西,再一逛,买的就更多了。这些推送之后顺手买的东西大多不是迫切需要、锦上添花的东西,陈遇也搞不清具体买了什么,只记得给孟律买了几件春装。

孟廷川扫一眼明显是装了衣服的袋子,赞同道:“你衣服确实不多。”

现在卧室的衣帽间基本是空的,陈遇买衣服,尤其是冬装,价格都不低。但是数量真不多,款式也都是经典不过时的。

陈遇看他一眼,又对着几只袋子回忆了一番买的衣服,确认都是给孟廷川买的,他自己只捎带了一件同款不同色的。

陈遇没提,只说:“我给你也买了几件,一会儿回去试试。”

孟廷川有点意外:“好,谢谢。”

他们从前门进的,房子外面有阶梯,小推车上不去,只能暂时停在院子里。推车上大多是小件,只有一只木箱子比较大,一个人应该可以搬动。不过这个体积,一个人搬恐怕很难体面。

陈老板和孟律默契地选择抬进去,搬进客厅之后孟廷川拍拍箱子:“看起来我们要开个不小的盲盒。”

陈遇觉得孟廷川大概是想说这么大一件怎么能忘的,用这样的方式说出来话就很好听。但他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印象,有什么东西需要那么大的木箱子来装。

这木箱子不光大,还不好拆,拼接的木板虽然看起来不太牢固,拆起来还是有点费力,陈遇从各个角度试了试都没能掀开,最后还是孟廷川取了一把折叠刀过来撬开。

盖子掀开,木箱子里面是一只只码放整齐的泡沫箱子,这下陈遇想起来了:“应该是花瓶。”

果然,孟廷川拆开泡沫箱子,取出一只素雅的长颈花瓶。

这是陈遇看课程的时候看见人家餐桌上作为广告植入的花瓶漂亮,直接在那个app上买的,花瓶据说是陶艺大师精心制作,每一只都有不同,花费的时间可想而知。

孟廷川拆开第二只泡沫箱子,这次是天青色圆肚花瓶。

“都是花瓶吗?放在哪里?”

陈遇想了想:“放餐桌吧台什么的吧?西厨那边中岛台也可以放一个,茶几、电视机墙……应该差不多了?”

“嗯,”孟廷川一一划开泡沫箱子,取出花瓶摆好,“你喜欢什么花?我明天去买。”

这几个花瓶都是很素净的样式,陈遇想起来去年圣诞节收到的花:“满天星和郁金香。”他看看孟廷川的表情,补充,“要白色的。”

陈遇多少带了点翻旧账的意思,孟廷川笑道:“当时我不确定会不会给你造成困扰。”

这话怎么听着还有点弦外之音?

陈遇主动解释:“蔺昭、就是那天送我花的人。”

他说话时在关注孟廷川的表情,孟律师非常平静地应了一声算作回应。陈遇继续说:“他那天差不多是来跟我告别的。”

他强调:“我没有要脚踏两条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