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挖老鼠洞
掏老鼠洞,是农村冬天里的一件趣事,d这方面不需要什么技巧,人人能行能将老鼠窝一锅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正,孙刚是能做到这点的少数、个别人之一
说是老鼠,其实不是家里晚上到处蹿腾的老鼠,而是地里、山坡上的田鼠
田鼠在孙刚家乡这边也叫搬藏因为它在粮食收购的季节里,会一点一点地把农作物搬运到它的洞穴里面臧起来而得名
在农村,每块田地里基本上都会有田鼠,它一般会在秋季开始,把田地里成熟的庄稼颗粒,用嘴刁了往洞里搬运,准备冬季和来年的春季里享用
因为它们知道,每年的这两个季节里,地里没有成熟的庄稼,它们无法找到粮食食用,就会被饿死,必须趁秋季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庄稼多,多储存一些,才能避免饿死
以前啊,人们都还没意思到挖老鼠洞这点儿的时候,往往有错过了很多
后来开春后,村民们在深耕土地时,会无意间把田鼠的洞穴挖出来,这时就会发现,洞穴里储藏着很多的黄豆等农作物
后来就在冬天空闲的时候,村民们也会在田野里寻找到田鼠的洞穴口,找到后,就用铲子、铁锨等工具挖掘,有的田鼠的洞穴很深,还会弯弯曲曲地延伸很长,平常的洞穴也有五十厘米左右的深度,一至二米的长度,如果遇到狡猾田鼠挖的洞穴,可以有六七十厘米的深度和五至十米远的长度
往往是好挖的洞穴储藏的农作物少,而难挖的洞穴农作物则多
一般黄豆地里的老鼠最多,黄豆黄了豆秧上的豆叶大多掉落下来,剩下光秃秃的豆秆,残存的豆叶和枝杈间黄枯了但未落地的干叶夹裹着一嘟噜一嘟噜的鼓囊囊的豆角,胖胖的毛绒绒的豆角拥挤在一起,甚是羡人
黄豆熟了,也就三五天时间,早了没熟透,晚了豆角要炸到地里所以很多炸到地里的豆子都被它们一一搬进洞里藏起来
当黄豆收完后,在地埂上,或者地附近的山坡上,都会有一些腐烂的残叶、豆荚洒落于此这都是老鼠在搬运过程中带过去的
在农忙之后,在腐烂的残叶间捡拾豆角、捡拾豆粒告一阶段时,空旷旷的地里就又重回归寂静掏老鼠窝的“战役”登场了
因为这个季节,所有的秋粮都已经收获完毕,进了粮仓老鼠们也把偷的粮食囤积,安顿好了所以是挖野老鼠洞的最佳时机老鼠仓中都满满的堆着从地里偷来的粮食
掏老鼠窝,逮老鼠,在过去主要是喂猫
那时,经济条件不怎么好,村里人大多住的都是土墙垒成的土房,地面也不硬化,这样,就造成了老鼠泛滥,几乎家家都养猫
老鼠这东西繁殖的太快了,基本上一个月能下一窝,一窝多的时候有七八个,真的很难彻底消灭老鼠
孙刚从小生活在农村里,可是深知老鼠的危害以前买老鼠药的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鼠牙,赛钢铡,啃了铁锨啃钉耙”,这东西的破坏能力强衣柜、布袋、棉被等等,只要它能啃动的,都会啃坏
十年代有一阵子盛行用鼠药灭鼠,不少人家的猫因为吃到有毒的老鼠中毒身亡,甚至连黄鼠狼、猫头鹰也没逃脱这劫难
可是天敌死光,老鼠反倒起了抗药性,在村子里越闹越猖狂整天晚上能够听到屋里边嘎吱嘎吱作响,离谱的还是跳到床上打架
后来村里人看这样不行,就重改回用花猫灭鼠政府为这事儿,曾经专门开会讨论过,不让各村各组的人继续下药,以免误伤花猫
随着村里养猫人家的逐渐增多,鼠灾才渐渐平息
那时,狗逮老鼠不算平常,但也没啥稀罕的
而且那时候的粮食很精贵,有什么剩饭都会留着下顿吃,不可能拿去喂猫
特别是猫小的时候,还不会逮老鼠孙刚记得以前家里养过一只两个月大的猫,由于猫小,逮不到奇qisuu書网老鼠,只有靠喂剩饭过活
最后,孙妈就让孙刚去地里刨些老鼠窝,逮几个老鼠喂喂猫
当然,现在各家各户基本上没什么养猫了,而且农村的房子都是平房、楼房了,地板都是水泥地,只要家里的门窗关好,就不存在老鼠乱蹿的情形了
孙刚是看准了老鼠窝里的那些粮食了,家里喂有鸡鸭,冬天又没有虫子之类的其它食物,所以粮食消耗很大虽然这点儿东西对孙刚家来说,不算什么负担,但是秉着不能浪费的原则,挖一点是一点而且,老鼠还是四害之一
于是,吃过早饭,才8点多,孙刚就肩扛一把圆头铁锹,拿了一个布袋子,带着两条狗,来到空荡的地里
孙刚家吃饭向来比较早,农村冬天早晨比较冷,一般家庭都是睡到78点才起床
由于前几天又是小雪,又是小雨的,地上还有点粘
野外几乎见不到人,只见到一缕一缕白色的炊烟从瓦屋顶里恬静的冒出来,随了微风的姿势,缓缓地倾向一边,然后向山上蔓延,到了山腰,一个村的炊烟聚在了一起,把山峰给缠住了,与天上的云接
通了,烟云不断升腾的样子,使山显得神秘起来干干净净的山,干干净净的云,在蓝天里分外清明
人们起了床,也不愿意出家门太阳刚上东山,一点暖意也没有而做饭的火堂还热着,还可以团着身子在一边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