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定下了和王超的合作基调之后,就专心调试自己的数据收集程序,在车上把所有移动监控摄像头都固定在一个纸箱上,镜头朝外。
然后把数据线都接到今天买来的视频服务器上,96个摄像头,用了6个视频服务器。最后通过路由连接到自己的电脑。
把电脑搬到车上,李超开始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从摄像头传来的图像,经过程序的过滤,把这些图像连接成一个整体。
电脑屏幕上分出了八个窗口,分别显示八个方向上的处理结果,看着屏幕上经过处理生成的图像,再和自己看到的场景进行对比,基本上看不到差别,李超满意地点点头。
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就完成了数据采集和分析部分的程序编制工作,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开动汽车,李超开始测试移动中的采集分析效果,屏幕上的图像模糊起来,随着速度的加快,屏幕上已经不是完整的图像了,每一个小窗口中的分析结果都是一片斑驳的色块,李超停止了测试,高速运动中数据采集跟不上。还得回去调整程序。
回到家里,李超把粘满摄像头的纸箱取下来,连同电脑、视频服务器等一起扔进了玉佩,回到房间,重新把东西拿出来安置好,然后开始分析原因。
自己购买的视频采集装置,也就是摄像头,已经是比较好的了,出现花屏是在程序处理的时候。
从采集来的视频数据来看,虽然出现了丢帧的现象。可是视频基本上都是完整的,分析结果出错,出现花屏,是因为采集数据的时候,没有同步采集。造成了把不同时段的视频数据混合到了一起。
接下来李超开始了程序调整、实验,这次他没有出去,而是自己控制着箱子在房间里告诉地来回往复移动,通过对房间里家具和自己的影像来调整程序的数据。
这种办法减少了来回奔波的时间,到晓晨下午回家的时候,完成调试的李超。刚好在外面做完最后的测试。
看到李超跟着自己后面开车进来。晓晨奇怪地问:“你去哪里了?不是要调试你的程序吗?”
李超刚完成了程序的调试,结果很满意,他把抽样的时间设置成半秒,并把不同摄像头的数据抽样的时间都调成一致的。
即使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分析出来的周围环境图像也是很完整的,因为时间间隔有半秒的时差。还加上了数据处理功能,根据车速,计算出提前量,根据分析生成的图像,和肉眼看到的图像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
李超笑着对晓晨说:“我出去测试程序的实际效果了。”
晓晨急切地问:“结果怎样。”
李超得意地说:“也不看看你老公是谁,我亲自上阵,怎么可能做不好。今天的测试表明,我的程序非常完美。”
晓晨啐道:“傻样,得意什么,还有那么多要编写呢。马上李月接就回来了,你还不抓紧时间。”
李超满不在乎地说:“今天测试的程序完成以后,后面的工作就是和控制模块的连接了,这些工作只能拿到控制的接口资料才能进行,我这边的工作基本上算是完成了,这两天我继续完善,争取把程序的效率再提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