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80,100,110,120,130…… (30)

骄宠 臻善 13149 字 3个月前

时候,身体里就带了毒。

太医在敏君县主出生的时候,就隐晦的断定,敏君县主必定活不过十六岁。

而实际情况,却要比这糟糕许多。

敏君县主出生三年,太医便在邑阳大长公主府中盘桓三年,其间,寸步不敢离敏君县主。

好不容易敏君县主活到五岁,整个人也还是病歪歪的连床都起不来。

瘦的形销骨立,整天咳不停,走一步歪一歪,外人若是看见了她的背影,兴许就会以为,那不过是一张单薄的纸片,随风一吹,便可能没影了。

这是个典型的林妹妹,更甚者,她的身体比林妹妹更孱弱的可怜。

周梓潼,这个人池玲珑更是不陌生,这姑娘,乃是她的嫡母周氏的娘家侄女。

周梓潼的父亲,便是周氏的嫡亲大哥。

池玲珑自认她的命就属于不好的了,不过,周梓潼比她的命更不好。

虽然她为嫡女,生母却早逝。

而她的父亲安顺之后继娶的妻子,乃是个有手腕有心计,更心胸狭窄容不下人的。

因而,周梓潼的身份,虽然是正儿八经元配所出嫡女,她在安顺侯府的日子,却过的比她一介庶女还要难过许多。

这两个人竟是都死了?

池玲珑心思电转,脑中有关这两人的信息,瞬间即过。

而此刻,墨乙也已经大致交代完了,有关敏君县主和周梓潼两个人的生平。

随即,却是又向秦承嗣汇报起两人的死因来。

不得不说,秦王府的暗卫当真不所不能。

那两人的死讯。不过在半个时辰前,才在京都传扬开来,现在秦王府的暗卫。竟是已经大致查出了那两人的死因。

这手段,这情报网,啧,单只是秦王府能只手遮天的这份能耐,弘远帝要是不忌惮秦王府,才真是奇了怪了。

“敏君县主现年十四,身带胎毒。生性怯懦,最是伤春悲秋。昨日便是听了府中丫鬟说。太后娘娘想将她赐婚与主子,惊恐之下昏厥,与五更时分暴毙与闺阁之中。”

池玲珑炯炯有神的,听完了墨乙的汇报。一时间不敢置信的眼睛都瞪圆了。

如此说来,这敏君县主,还当真是被秦承嗣吓死的了?

池玲珑一双水灵灵的眸子,在此刻瞪得更大了。

她好整以暇的看一眼墨乙,又看一眼秦承嗣,最后还是勉强忍住笑,顾自捂着帕子轻咳一声,以掩尴尬。

这事儿闹的,莫不是敏君郡主的暴毙。还当真要怨秦承嗣凶名太盛把她吓着了?

啧,怎么就不能怨那县主胆小如鼠,经不得风。受不得雨呢?

呵,养在室内的娇花枯了、死了,不知道往花自身上找原因,却怪外边狂风太大、雷霆轰鸣,惊吓着那娇贵的玩意儿,这凭的又是什么?

看秦承嗣不会和他们计较这些。看他是个大男人,不好去制造谣言水淹了他们。看秦承嗣好欺负不是?!

池玲珑愤愤不平的哼一声,拉着秦承嗣的手,直视着他黑的压抑深沉的眸子,与他道,“看我干什么,是敏君自己胆小,怕事儿又注定命不长,才早早的去了的。这又不管你的事儿,你少把这事儿往自个心里去。”

墨乙:“……”

墨乙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池玲珑和秦承嗣交握在一起的手,眸中有璀璨温暖的光芒一闪而过。

随后,却是又说起了周梓潼的死因。

“暗卫从周梓潼闺房中,搜到了一张传信的纸条。”

随手从自己身上佩戴的荷包中,取出这个被安顺侯府诸人遗漏的重要物证,墨乙将之交到秦承嗣手中。

秦承嗣接过去,抿着薄唇看一眼,之后也不直接递给池玲珑,却是自己拿着那纸条,放在她眼前,让她看。

——“月满西楼,故地重游“。

“月满西楼”“故地”,这莫不是一男一女私下里暗定的,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池玲珑一挑眉,看向墨乙。

墨乙好似知道她心中在想什么一般,当即便对她温润一笑,轻轻颔首。

随后,却是非常正派的,在秦承嗣几乎可以杀人的目光中,墨乙自然的将自己的视线,从池玲珑身上移开。

又对秦承嗣道:“属下查到,安顺侯府的大姑娘周梓潼,确实是与周莫氏的娘家侄子有,咳咳,私情。”

墨乙说出这句话后,脸上的尴尬神色,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池玲珑听了此言,却是忍不住眉梢都挑起来了。

安顺侯在元配妻子过世后,续娶的妻子姓莫,便是墨乙口中的周莫氏。

可是,周梓潼竟和周莫氏的娘家侄子有私情?!!

这,呵,这事情可就真有些大了。

墨乙顿了顿,便也又道:“属下还查到,昨日晚间,周莫氏的娘家侄子和侄女,都宿在安顺侯府。而这纸条上的字迹,也确实是出自周莫氏的娘家侄儿之手。”

隐含的意思,莫不就是,……周梓潼其实是死于周莫氏的娘家侄儿之手的?

可是,作案动机呢?

池玲珑直觉觉得这个推测不合理。

她仔细琢磨着周梓潼这个姑娘,想来想去,之前听到墨乙提到“周梓潼”这个名字时,脑中一闪而过的灵光,此刻终于被她抓住了。

安顺侯府的周梓潼!!!

池玲珑猛然想起来,在长乐长公主府上花宴时,她躲在假山中,听到的貌似是周莫氏的两个女儿,二姑娘周梓瀛和三姑娘周梓漓的对话。

当时那两人是怎么说的?

对!!

当时周梓瀛对周梓漓说的是,要不着痕迹的除掉周梓潼。

而除掉周梓潼最不引人注目的办法,便是想办法让周梓潼和秦承嗣有所瓜葛。

然后,她们好制造出意外事故,让周梓潼自然而然的被秦承嗣“克”死掉。

池玲珑一想到这么一个重要的信息,竟然被她忽视了,到了现在才想起来,简直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

当时从长乐长公主府回来之后,她只顾着给池明瑄传话,让她提防江阁老府上的“五姑娘江桐”了,竟是忘了将这件重要的事儿告诉墨乙等人,让他们提前防备好。

现在可好了,周梓潼莫名其妙的死了,竟还是被秦承嗣“克”死的?

池玲珑的鼻子简直都要被气歪了。

都是因为她的疏忽,才酿成了如今这样对秦承嗣不利的场面的。

池玲珑就也愤愤道:“周梓潼绝对不是死于周方氏的侄子之手的。”

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些不妥当,池玲珑便也就在秦承嗣安抚的眼神,以及墨乙吃惊讶异的眼神中,嗫嚅两下嘴唇,又说道:“最起码,绝对不单单是死于周方氏的侄子之手。”

随后,一咬牙,懊恼万分的,将在长乐长公主府中,听到的有关周梓瀛和三姑娘周梓漓的算计,一一告诉给墨乙和秦承嗣。

墨乙听完了池玲珑的叙述,也简直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了。

两个小丫头片子,竟是连堂堂秦王府都敢算计了?

呵,这胆子,未免太肥了。

只可惜,胆子大点,手段狠点,对于女人来说,不是不好,可是,看不清自己要算计的对手是什么段数,就感冒冒然出手,这也简直就是在自找死路。

墨乙轻轻的笑,眸中那似笑非笑的幽光,却是让池玲珑看的头皮发麻。

秦承嗣握紧了池玲珑的手,反复摩挲着,似乎是在安抚她此刻焦灼又愧疚的情绪。

他微垂着首,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身上的气息,却是闲散又惬意的,竟是有些淡淡的……欣然和欢喜?!!

这又是想到什么阴谋诡计了?

池玲珑的小手,在秦承嗣掌心中翻个身,随后,便在他的讶异中,轻轻在他手心掐一下。

以眼光询问她,“你又在想什么坏主意了?”

墨乙看着两人的互动,没有出口打破这温馨的氛围,却是努力不发出任何声音,充当着隐形人。

池玲珑和墨乙都在等着秦承嗣发号施令,看他要如何处置安顺侯府,那胆敢算计他的一家子。

秦承嗣却是轻轻勾起唇角,宛若黑曜石一般黑的透亮深邃的眸子中,盈满笑意。

他微一用力,在墨乙不忍直视的目光中,将池玲珑一下从座位上抱起来,放在他大腿上,将她禁锢住。

不顾她懊恼的磨牙霍霍,想在他下巴上咬一口。

秦承嗣却是一边摩挲着她温热的小手,一边也说了一句莫名其妙,让墨乙深思,池玲珑哀怨又好奇的话。

——“这次,就先委屈你了。”

他嗓音嘶哑,感情却是真挚饱满。

下巴轻轻的摩挲着她头顶的发旋,亲昵的让池玲珑昏昏欲醉。

“以后补偿你……”l

s:谢谢“龟殿的猫”投的宝贵的粉红票,谢谢亲爱的,么么么……

☆、246 卫淑妃助攻

慈宁宫中,当太后娘娘知道了,敏君县主和安顺侯府的嫡长女周梓潼的死因时,距离两人被秦王爷“克死”,时间已经过去了足有三天。

阖宫上下,虽然都极力隐瞒着太后娘娘,有关秦王又大发神威的消息。

然而,经过之前那么多回,被好儿子和好儿媳妇联手将她当傻子蒙太后娘娘不想再做这天下最让人无语的瞎子,怎么可能一点防范也不做?

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在宫里也是有心腹的好不?

只可惜,太后娘娘最近才培养出来的,一个年纪不过十二岁的小太监,实在是太不给力了。

竟然被太后娘娘宫里末等的宫娥揽住,连慈宁宫都进不去,更不用说给太后传递很么事关重大的消息了。

宫里有皇帝,皇后和岚贵妃主持全局,可以说,早就不管事儿的太后娘娘,当真就是个聋子、瞎子。

只要是弘远帝和

岚贵妃不想让她知道的消息,总会不让她在当紧的时候知道。

可是,虽然太后娘娘知道秦王又“大发神威”的消息时,不管是邑阳大长公主府上,还是安顺侯府里,都已经将自家的姑娘匆匆的下葬了,太后她老人家现在憋的胸口那股子郁气,也当真要将她憋出血来了啊!!

太后娘娘和秦承嗣的祖母乃是一母同胞的双胞姐妹,这事情是做不了一点假的。

因而。虽然在闺阁中时,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多亲近,但无论怎么说。一笔也写不出两个“萧”不是?

更何况,不管之前有多少的不对付,现在她那亲妹妹都已经过世了,这事情再计较还好什么意思?

妹妹都没了,而妹妹留在这世间的唯一一滴骨血,更是只剩下了她老婆子这么一个最亲近的亲人。

可如今,她老婆子无能。竟是连这么一个孩子都护持不住。

老天啊,这若是以后她下地狱了。可是没脸见她那妹妹啊!

太后娘娘又开始抹泪珠子了。

作为这皇宫,乃至于天下最最尊贵的女人,可以说,太后娘娘即便是打个喷嚏。那也会引来一场暴风雨的。

更何况是现如今太后娘娘心气不顺,连泪珠子都开始抹起来了。这事儿若是传出去,即便是弘远帝,也是要跪下来给太后娘娘请一个“不孝”之罪的。

皇宫中,得知太后娘娘又开始“哭先帝”的各位后妃,包括岚贵妃,卫淑妃,华德妃,穆贤妃。太后的娘家侄女端妃,李昭仪,等等后宫里较为得宠的贵人们。在知道了太后宫中的动静时,也是连妆都来不计化,撵轿都来不及准备,便迈着小碎步,匆匆来慈宁宫中“请罪”来了。

慈宁宫中,最前边跪着的乃是皇后之下的“四妃”。在四妃身后跪着的,却是几位有封号的妃子。人群熙熙攘攘,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后宫中的女人,几乎来的个齐全。

可是,不管来再多人,众人再怎样劝说,太后娘娘她就是“哭先帝”哭不停,谁又能真的拿她怎么办?

太后娘娘故来是对岚贵妃高看三分的,可是,近段时间来,岚贵妃三番四次的将她当成瞎子糊弄,太后娘娘现在也是看都不想看她一眼。

至于其他三妃,啧,都靠边站去。

整个慈宁宫中,人头挨着人头,挤满了人,可是,任凭人再多,现在的慈宁宫,却也是寂静的,只有太后她老人家的悲切的啜泣声。

太后娘娘一口一个“先帝”,一口一个“好妹妹姐姐对不起你啊”,哭来哭去,连自己的爹娘都哭上了,这情景,委实让后妃们尴尬又后怕。

太后娘娘如今可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这若是一个弄不好,气坏了身子,她们可都担待不起。

众人推推挤挤,又是互相使眼色,最后,太后的娘家侄女端妃娘娘,到底是被跪在她前边的穆贤妃,扯着她的裙摆,身子往前狠狠一趴。

随着闷闷的“砰”一声钝响,慈宁宫中众人的视线,全都转移到“失态”的端妃娘娘身上。

就连本来哭的痛快的太后娘娘,也是不受控制的停了手中的动作,睁着昏花的老眼,看着趴在地上的端妃。

端妃尴尬了一瞬,随后无奈,也只能在众人的殷殷注目中站起身,往前行走几步,越过跪在她身前的穆贤妃,直直走到太后膝盖边,跪下地,“侄女给姑母请安。”

太后娘娘看着跪地的端妃,不说话。

端妃却是顾自一叹,神情平和而温婉的对太后娘娘道:“姑母,气大伤身,您年纪不小了,要着意着自己的身体是好。”

您年纪不小了……

地下跪着的宫妃们,听了端妃这话,俱都忍不住垂头,把脑袋埋得更低一些。

也就是端妃这蠢货,敢明言不讳的指出太后娘娘“年纪不小了”,若是换了别人,敢这么指责太后,怕是事后肯定要挨一顿板子。

可是,能说出这句话,这才是宫里那个无欲无求的端妃娘娘的风格啊。

端妃着实是这宫里的又一奇葩,不争宠,不斗气,不拉帮结派,更不会仗着有个太后姑母,就在宫里横行无忌。

这是个真正只对茶道痴迷的,整天只知道在自己宫中翻阅有关茶的书籍,品茶泡茶,好不惬意。

弘远帝往她宫中去,她也好生迎接;可若是不去,端妃娘娘也是从来都做不出那种半路上截人的勾当的。

这是个“死宅”。

若不是每日逢初一,十五,所有宫妃都需要向太后娘娘请安,怕是端妃能一辈子住在自己宫中。不踏出宫门一步。

端妃直肠子,当初也是不想进宫的,无奈。最后为了家族,她还是被延平侯,也就是她的嫡亲哥哥,送入了宫廷。

太后娘娘自然也是知道端妃什么性子的,更知道,她方才的所言所语,全都是出自肺腑。

可就是因为端妃说话太直接了。哪怕她是她的亲姑母,听了那样指摘她年纪的话。也还是更气闷啊。

端妃还在轻声细语的说着,“姑母您年纪

大了,最是该修身养性,以后可是不敢再这样发脾气了。气坏了身子皇上心疼不说。您也该受罪了。”

又道:“外边的谣言传就传了,真真假假左右也伤不着人。更何况,秦王也是个有大肚量的,他若真计较这事儿,也不会到现在还任由风言风语在京城乱传,秦王是个有计较的,姑母,您务须为他担心。”

太后:“……”

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真想往这个侄女脸上吐一口老血啊!

端妃娘娘成功的将太后娘娘惹怒的羹狠了一些。因而,当其他宫妃,还是心神忐忑的跪在地上受折磨的时候。端妃却是被气急攻心的太后娘娘,直接罚回她自己宫中,去抄佛经。

端妃丝毫不觉的被自己的亲姑母驳了颜面,有什么不好意思,却是奕奕然的站起身,朝着太后娘娘和“四妃”行了礼。随后,便也安然的回自己寝宫了。

其余众妃:“……”她们也想学端妃这样潇洒的手段啊。可惜,她们没有一个太后姑母。

太后又让众妃在慈宁宫中跪了一个时辰,觉得心气儿顺的差不多了,便也冷哼一声,让众人回去了。

只是,太后心中的怒气,可是不会因为众妃这一跪,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消散个干净了呢。

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太后娘娘年纪大了,现在这性子啊,却是更加执拗和蛮不讲理起来。

因而,当众妃离开,而弘远帝特意避开了众人,亲自来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却也是直接被太后娘娘摔了两个字“不见”,而讪讪的摸了摸鼻子,离开了。

时间一转而逝,眨眼又是两天。

这一日,卫淑妃竟是罕见的,来慈宁宫中,陪太后娘娘唠嗑了。

卫淑妃虽然平日里,也爱隔三差五在太后娘娘面前刷刷存在感。

可是,自从年前九公主在长乐长公主府上,办了哪一桩污糟事情后,自觉没脸的卫淑妃,从年后起,便很少往慈宁宫中走动了。

加之前几天,九公主就成了十一公主,卫淑妃这段时间闭门思过都来不及,又哪里会特意来太后娘娘这里找批。

因而,早就不登门的卫淑妃,今日特意过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别说太后纳闷了,就连太后的几位心腹,也是觉得,卫淑妃此来肯定是有什么事儿相求的。

只是,不管有什么事儿要找太后撑腰,这时间也挑的太不合适了。

不知道现在阖宫上下,所有主子都避着慈宁宫走的么?

如今倒是好了,连岚贵妃和弘远帝都知道避避风头,暂时不去太后面前找没脸,卫淑妃却是再这个不恰当的时候过来了,她是做好了丢脸丢到整个京城的准备了么?

太后斜睨一眼卫淑妃,懒洋洋的说了声“免礼,赐座”。

卫淑妃恭恭敬敬的站起身,随后,才小心翼翼的在雕花大椅上落了座。

若是放在往常,卫淑妃在太后面前,素来都是座三分之一张椅子的,如今,却是只敢小心翼翼的坐将近四分之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