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看文时可以听下《青花瓷》,原本想把歌曲插入文章的,似乎很多人不喜欢章节内有歌,想要感觉氛围的可以一遍听歌一遍看。我就是一遍码字一遍听的。
放两张图。
原本找长裙的,但颜色花纹不对,这个虽然短裙,但是是青花瓷图案的。
拿扇子的姿势。
凌晨上收藏夹,祝我第一页吧,这样明天也有两更哦,都在早上和中午(12点前)!!记得来看哦,谢谢大家一路的支持~
谢谢大米酱的长评!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穆水清浅吟低唱,曲调温柔委婉,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淡雅脱俗,以至于歌声刚起,众人的眼前宛然浮现出一幕烟雨朦胧的水墨山水。
没错,这是周杰伦的《青花瓷》,是穆水清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一首歌。
穆水清低眉浅笑,薄施粉黛的脸颊仿佛润着玉膏脂,与漂亮的旗袍浑然交融。远远观赏,缓慢的舞姿,似有着空谷幽兰的气质,自然流露出天生的雍容华贵和温婉恬静。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清泠透亮又蜿蜒的歌声是那般幽雅,令人陶醉。浅蓝色纸扇应声打开,随着穆水清妙曼的舞姿婆娑起舞。纸扇缓缓遮脸,若隐若现着嫣然一笑。那扑朔迷离,销魂性感的眼眸,飘逸的墨色长发,轻易勾起在场者心灵的触动。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修长白皙的大腿搭在椅上,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扶手上,身子向后仰去,青丝垂落,纸扇婉转打开。穆水清身姿曼舞,衬着旗袍上的青花水墨画,宛如看见散落残缺的青花瓷片,让人不禁跟着歌声魂萦梦系一段段过往……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洞箫清吹最关情箫”。穆水清之所以让季箫陌配乐,并未纯是羡慕嫉妒恨。箫声在表现喜悦欢乐方面不如笛子那样嘹亮自如,表现悲恸凄苦情绪时又远不如琵琶那样激烈。但具有人声美的箫,在表现哀婉、含蓄的情绪时却比其他乐器更胜一筹,更能衬托这首歌舞的凄美之感。至于端庄华丽的霓裳羽衣舞配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反而格格不入呢。
众人随着歌声,眼前似乎出现了幻觉,朦胧月光下,有位妙龄少女,轻轻等待在月色下,仿佛“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浅吟低唱着自己的相思之情,等着自己曾经惊鸿一瞥的思慕之人。
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却只用淡淡的语调唱来,仿佛再平常不过。这种离愁悲戚的别绪被歌声熏染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让人久久沉浸其中。
穆水清记得有人曾说过:“舞蹈要通过肢体将一些信息传达给观众,但是这还不够,好的舞者,不仅要完成柔美的动作,还要能赋予人物形而上的东西,要会刻划人物,这就不仅是外在了,要有内涵。总之,赋予人物,对舞者的要求极高。舞蹈的高级境界,不是肢体,而是文化底蕴,是思想境界。”
穆水清知道,李妍珊舞蹈技术是极高的。但她光是姿态优美,却体现不出别的情感。舞跳到最后,比的便是高于技术的东西——感情。完美的情感令人销魂,令人臣服,令人沉醉不已。
简单的青花瓷扇子舞定然比不上李妍珊,但配上忧愁婉转的歌声和歌声里面寄托的浓烈情感就大大的不同了。穆水清原本的音线就十分柔美,将声音放低几分后,又透着几分沙哑和凄美。悠扬凄美的声音缓缓道着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明明是有着无尽的无奈,却唱得极其悠然。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