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蒿并不知道有人在谈论她,她回家后见哥哥和爸爸都已经回来,一家人正等她吃饭。
问过了刘根山情况,知道他情况良好,快要出院了,陈松枝念了句佛,说:“那就好。”然后开始吃饭。稀饭是早已熬好的,菜是大烩菜,有肉有菜,还放的自家做的粉条,味道还不错。
杜如峰问:“妈,好好也快开学了,到时候你一个人能忙过来吗?”
“不行我就多做些时间好了。”陈松枝不当回事,在家农忙的时候也一样要早起晚归。特别是每年收红薯的时候,那么累的活,杜石林不在家,她一个女人不也支撑下来了?现在这活计与原来比起来只是小意思。
杜如蒿也正准备和妈妈提这个问题,却被哥哥抢先了。她没想到生意会这么顺利,这么快就拓展开了。这两天要向超市送点心,她家的蛋卷已停做。到她开学后只余妈妈一个人,时间会更紧张。这真是幸福的烦恼。
“妈,您一个人太累了,不行就找个帮手吧,或者我爸不再做保安,回来帮您?”
“你爸啊,笨手笨脚的,打个下手还成,做精细的就不行了。”陈松枝斜了杜石林一眼,这段的顺利让她意气风发。
“我做不了这个,并且我们签的有合同,不干的话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杜石林有些小失落,家里挣钱了这是好事,可主力却不是他,这让他这个一家之主有些没面子。
想了想,他提议道:“不行让吴霞来?自家人好说话。”也能帮衬一把弟弟家。
对这个势利的二婶,杜如蒿没多少好感,到时候她搅和进来,万一有矛盾了也不好说。
“她还带着孩子呢,她一个人来了玉林和如岭怎么办?”陈松枝原来不少被这个妯娌占便宜,现在自己当家作主,自然不乐意让她再来,“要不我弟媳妇?”
“那不还是一样,她也有个小孩,比如岭还小呢。”杜石林反对。
“干脆请姣表姐来好了。”看父母各执一词,杜如峰插言,“反正我姑姑家人多,也不缺她这个劳力。”
杜如蒿姑姑在杜石林姊妹中排行老大,老早就嫁出去了。陈姣儿是姑姑家的大女儿,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原来农忙时不少来杜如蒿家里帮忙做活,人很勤快朴实。
前世杜如蒿姑姑家比她家更穷,对她家的遭遇有心无力,后来杜如蒿离开家乡,联系基本断了,时间一久,她一时没想到姣表姐。
哥哥的提议不错,她眼睛一亮,也附和道:“没错,让姣表姐来吧,还可以跟我一起睡。我记得她手很巧,我小时候她给我做的棉鞋很好看,估计做点心也能学得快。”
陈松枝手也巧,可在针线上不行,杜如蒿记得她小学时乡里没什么棉鞋,她嫌买的棉鞋又贵又不暖和,还是穿的自家做的棉鞋。鞋帮外面一层是黑色的条绒布,里面一层最细的稀棉布,夹层衬一层棉花,很是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