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1976年的大事件(下)

米蓝月当然是个有毅力的人,就算她前世没有那样坚定的意志力,但重活了一回,她也拥有了,不只如此,她还想要努力地改造自己,所以,她不只是想要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也要让自己的价值和品性发生改变,既然重活,就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一九七六年,对于中国是翻天覆地的,对于米蓝月一家,也同样是地覆天翻,

“妈,你就相信我吧,小孩子来我们家,有的真是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地跑过来了,我们帮他们准备点儿吃的,喝的,肯定会有人需要的。”

米蓝月开始一点一点的实施自己的计划,她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理念,渗透到父母的头脑当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一九七九年,邓小平难巡,改革开放正式实施。

想要成功,那就要取得先机,八十年代初,中国有了第一批的个体户,也就是第一批私营的商人,他们是被国营体制排除在外的一群人,他们吃不上皇粮,只能自己想办法养家糊口,却最终成就了中国改革历史上的第一批万无户。

米蓝月就是要在这个决策实施以前,自己家先迈出一大步,现在的工商税务还都不成熟,所以,这第一批个体户的行为,被有些人称之为‘投机倒把’,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第一桶金才赚得有惊无险。

“那不是变相地卖东西吗?被人知道了不太好吧?”

王远晴对于十年洗劫里的是是非非,经历的远比米蓝月要多,所以她的顾虑也相对的要多一些。

毕竟,钱是身外之物,而自己和丈夫又都是国家的职工,现在吃皇粮的双职工并不多,多少人眼馋着呢,如果因为这间小书屋,导致什么不必要的后果,她是不甘心的,哪怕少挣些钱,也要自己一家人安安全全的才行。

这一年里的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总得要确定了风平浪静,才能确认下一步,不然的话,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有大浪打过来呢,自己和丈夫做为一名老师,能躲这十年洗劫,已经颇为不易了。

“妈,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是,我觉得你的担忧有些过了,我们不管其它的,在小朋友们饿了渴了的时候,帮他们一把总是应该的吧,算了,这件事交给我吧,我和哥哥想办法,你和爸爸不要插手了。”

这句话米蓝月说得掷地有声,她知道父母的顾忌,那就把他们撇开,只当这件事情不知道,哥哥和自己来就行了,如果只是小孩子的行为,应该就不会受到什么非议了,这事妈妈不能接受也不能怪她,头上的乌云刚刚被吹走,人心有些顾忌也是正常的。

“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王远晴知道自家闺女聪明着呢,但她毕竟是小孩子,还是怕她有顾忌不到的地方,再给家里带来些不得了的灾难,那可真就后悔莫及了。

“妈,这事儿你就当不知道,所以也别问我和哥哥要怎么做,这样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和爸爸也可以一推六二五,只当是小孩子们的胡闹,其它的,我和哥哥自己来,你和爸爸就只做不知。”

王远晴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她把目光望向米敬诚,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建议,米敬诚倒是没那么多顾忌,不得不说,男人的神经比起女人来,还是要坚忍许多的,虽然他也同样经历了那有些黑暗的年代。

“我觉得,蓝阳和蓝月办事一向挺有谱的,不如,我们就放手让他们做吧,别看他们年纪还小,但做事一向挺小心谨慎的,如果不是心里想好了方法,他们肯定不会胡来,所以,让他们试试,再不济,还有我们做后盾呢。”

看到丈夫这么轻易地就答应了,王远晴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自己就持保留意见吧,

“蓝月,既然你爸爸也支持你们了,那你就先试试吧。”

王远晴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

“妈妈相信你和你哥哥的能力,但人也不能盲目自信,要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要先想到后果,我的意见先暂停,不支持也不反对,但一旦让我发现了不妥,我会马上采取行动。”

这是应该的,米蓝月赞成,有个人能站在自己的身后把关,那自己就会更加坚定地一往无前了,因为虽然有很事是能够预见的,但也不知道自己走了上去,会不会全是正确,现在有妈妈在身后监督着,把握就更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