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气氛总是喜气洋洋,入夜之后,升京的街道上依然人流攒动,尚有许多小贩沿街叫卖,有手举着插满糖葫芦草粑子的小哥,有拿着花布做成的小布偶小玩意儿的大姑娘,还有摇着小蕃子吆喝百试百灵的卖药人。
一辆马车从街道中慢慢驶来,看它外观甚是豪华奢侈,车的质地看不真切,只是车轮滚过的地方留下浓浓的紫檀香气,是大量的紫檀堆积起来才能留下的香气,车的四角挂着各色的彩线丝绦穿成的琉璃八角玉如意,六扇尾翼的白玉巧鸽,三面寰透,互相咬合在一起的重叠翡翠宝塔,还有一角挂着的是碧玉簪透明碧玺的望天吼,璎珞分明,雕工卓著。
连车帘和装饰的图案都是画匠精心雕琢出来的浮雕,这时候,浮雕技术还很罕见,这么大的一座马车竟然全部车身都是用浮雕来完成的,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再说这架车的车楣上,明显的刻着一朵兰花,栩栩如生,宛若盛开,更为它在富贵间添了几分雅致。
只是车的外观已然奢华至此,内里有什么样的乾坤,外人还不得而知。
街道上的人们自认为住在升京这样的近京城的地方,也见识过不少的达官贵人,但却也没见过哪位官家的女眷有这样大的手笔,坐得起这样豪华气派的马车。
它的到来,让喧闹的街市顿时安静了不少,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它吸引。只见那马车不疾不徐的缓缓而行,人们只恨不得这会儿的夜风吹得大些,好叫他们也能窥见玉人真颜。
天公不作美,今夜星空朗月,无风。
不管是卖冰糖葫芦的,还是卖绣花样子的,这会儿脸上都带着笑,因为是过节的缘故,这几天夜市的生意好做的很,收入也是平日里的几倍。
只是一家新增的摊位前,冷落得很。
摊子上围着的人是看的人多,掏钱买的,却半天没见一个。
正在摊主扫兴的时候,那辆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在他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摊位前。惊得那摊位主人两手不知道往哪儿放好。
过了一会儿也没见马车上有人说话,小贩终于忍受不了众人羡慕嫉妒的眼光,鼓足勇气,“那个……夫人……您……”
话还没说完,帘子里就传来不满的声音,声音挺高,还脆生生的像秋后结的梨子一样爽甜,“什么夫人?这是我家小姐。”接着从车上跳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一下来,街上便有唏嘘之声。
她三两步走到小贩近前,点着他案上摆着的几个小玩意,“你这东西叫什么名字?”
那小贩老老实实的回答,“俺叫牛二。”
小姑娘扑哧笑出声来,“你这人真逗,我没问你叫什么,我是问你卖的这些小东西叫什么名堂?”
“花鼓,俺们从凤阳带来的手艺。”被问到引以为傲的花鼓,牛二顿时来了精神,开始滔滔的介绍起来。
那小姑娘笑眯眯的听他说完,拿起一个小花鼓打量半天,“你说的挺好,我就买了。”正要掏些铜钱出来,就听车内一个软弱无骨的声音轻轻的召唤她,“小南瓜,你过来。”
小姑娘答应一声,欢快的举着小鼓跑过去,递进车里,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又跑了回来,眼角眉梢都带着笑。
“牛二你好大的福气,我家小姐说你这花鼓做的精良,手艺真不赖,这个大的,小的,半大不小的,她都要啦。”
说完,不管目瞪口呆的牛二,自己捡了几个喜欢的样子顺手掏给他一点银子,虽说不大,却让这些平时收惯了铜板的小贩们羡慕不已,也吓得牛二半天不敢接。
到最后,小姑娘泼辣的作风又开始作祟,把银子往他怀里一揣,扭身奔上马车。
等到车子都走得不见影子,牛二还没反应过来,直到一群人围上来,抢着买他的花鼓,他才醒过神来,忙不迭的收钱卖货。
整个人都迷迷瞪瞪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大哥来寻他回家,他才怔怔半天说了一句,“大哥,我今儿见着仙子了。”
自家大哥以为弟弟着了魔怔,好心的卖糖葫芦的小哥过来告诉他们,刚才那架马车上坐着的就是现在千金难得一见的醉湖庭的红姑娘,霄兰。
那架马车就是她的。
马车上那朵兰花,就是她的标记,据说,霄兰姑娘所有的用具上,都錾着这样一枚兰花。
买了这么多小玩意,小南瓜在车里可是一点也不感觉无趣了,一会儿弹弹大鼓,一会儿摸摸小鼓,哪样都爱不释手。
瞧她喜欢的不得了的模样,软榻上的人懒懒的开口,“早说你喜欢的很,便把整个摊子都买下来给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