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擢升

昭诩也知道,瑶光寺不比家里,嘉敏能听到不少风声。

燕朝风气,倒不至于把女儿家养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南朝的风气。不过自古兵危战凶,一个没出阁的小娘子,总关心这些,也不成样子。

在昭诩看来,他的妹妹,该关心的,无非是胭脂水粉,衣裳首饰,要能绣个花,做个菜什么的,那就完美了——可惜从来天不从人愿。有个嘉言已经很伤脑筋了,昭诩可不想三娘也没事就去校场打转,他还得跟着,活脱脱像个护崽的母鸡——军中同袍要知道他回了洛阳就干这个,非笑掉大牙不可。

但是再含混其词,也怕三娘不信。中州之后,三娘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昭诩心里碎碎念着,也只能实话实说道:“朝中有人想推我顶了十七郎的位置,做羽林卫统领。”

果然是这桩。

嘉敏心想,昭诩说“朝中有人”,而不说是父亲的意思,那多半就真不是出自父亲的谋划。嘉敏对羽林卫统领这个职务重要性的认识,得自于后来在周城身边所见所闻:周城从来都是用心腹担任这个职务。

——周城用这一招防备皇帝。

而这一世,嘉敏亲身经历永巷门事件,进一步认识到这个位置,在平常年月里也就罢了,一到新旧更替,政权交接的时候,简直生死攸关。皇帝不会放过这个位置,太后也不会对它掉以轻心。

之前十七郎与元明炬分任,就是永巷门事件之后太后与皇帝互相妥协的结果。元明月养在后宫,就是攥在太后手里,天大的把柄,元明炬投鼠忌器。而十七郎,又是个左右逢源的角色。

如果不是父亲谋划,嘉敏心里琢磨,那说明父亲还没有打算站队,不想让哥哥处在那个左右为难的位置。不知道前世是不是也这样——没准前世就是太后的意思,用哥哥做羽林卫统领,逼父亲站队,结果……结果适得其反。

嘉敏这心念电转,面上只装出懵懂的模样——原本她就是该懵懂的,对这些朝中政事,利害关系:“羽林卫统领有什么不好么?”

“没什么不好。”昭诩回答说:“是左迁,能常驻京中,又轻松,不过是给皇城看守大门,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休息时候也多。”

昭诩原本是从五品上的伏波将军,羽林卫统领是三品,说起来当然是升职。

和出征剿匪相比,做羽林卫统领就是躺在福窝里——既不必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也等闲没有性命之忧,毕竟如今除了边境上常有柔然骚扰之外,天下还算太平,就算偶有动乱,规模不大,乱也乱不到京城里来。至于两宫不合,朝中派系……昭诩没觉得有必要和妹妹解释这么多。

“那哥哥为什么不高兴呢?”嘉敏说。

昭诩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面孔,恨眼前没有镜子,不能够反驳三娘的这个说法。却听三娘又问:“那是谁,举荐了哥哥?”

这个问题好像比上一个好回答一点,但是牵涉到太后和郑林的关系……只能指望着三娘不懂事,不追问了。昭诩硬着头皮说:“是郑家三郎。”——最好三娘就不要问郑家三郎是什么人!

最后三娘也根本不知道郑家三郎是什么人,他是见过那人的,啧啧,昭诩自问,如果自己是个女人,又或者郑三郎是郑三娘子,怕也把持不住。昭诩也不清楚为什么郑三郎会举荐他,问父亲,父亲也一头雾水。

莫说郑三了,就是整个郑家,都没有过超出一般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