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诩得到消息,比嘉敏还快一步--芳芹带走锦奴之后,越想越不对劲,虽然一时抽不出身,也吩咐了阿信出门打听。他要打听消息,自然比嘉敏更方便--待听说李家灭门,眼前就是一黑。
一瞬间纷至沓来的想头,诸如李家为什么要通敌,当然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然而元明炬与李家无冤无仇,去年羽林卫伏击李家,不过是场误会,以元明炬的为人,也不至于如此秋后算账。
更不至于如此构陷……
对的就是构陷,否则即便李尚书在人老成精,如何会不知道厉害。想到构陷,昭诩心里慢慢浮起一个名字。
去年西山对李家兄妹的伏击,是郑林所为,从事后的处置看,并非郑家的意思。而是郑林一个人的恩怨。
这可真真乱拳打死老师傅。要说老谋深算,步步为营,有李家老太爷坐镇,李家便不能全身而退,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这已经不仅仅是快和狠的问题了--而是蠢!昭诩就不明白了,有什么深仇大恨,能让郑三不等别人来动手,先就把自个儿后路全断了个干净。去年秋都已经是侥幸过关,年余才过,竟变本加厉!
要知道,今儿李家灭了满门,李家姻亲、故旧、门生,便一时被太后压住,日后必然反弹。清算起来,太后有圣人顶着,子不言母过,而况太后一介女流,深居深宫,便有个不察也是可以原谅的。
他呢?他不过是个佞幸!如今太后在位,固然不可一世,待日后……汉时邓通都不免穷困潦倒而死。
何况太后还不是汉文帝。
当然那是郑三、或者说郑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昭诩懒得多想,如今他的问题是--如何与三娘说?李家灭门,即便李十一郎能侥幸走脱,这一时半会儿也翻不了盘,难不成让三娘等?哪有这样的道理。
昭诩心里隐隐对王妃有些不满,即便郑三犯浑,太后犯傻,事涉三娘,王妃怎么能撒手不管?
三娘婚事这一波三折,好容易与宋王没了牵扯,满以为尘埃落定。李十一郎虽不及宋王容色,也是器宇轩昂,昭诩与他有往来,自然知道他对三娘看重……这婚事,原就比与宋王要强上许多。
不想事到临头,却出了这种岔子,还是在三娘的笄礼上--分明是瞅准了他分身无术的空子。昭诩发了一阵子呆,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去与妹子分说。由他来说,总好过别有用心的人转述。
然而一进画屏阁的门,昭诩就傻了:合着娘子妹子都在,这是什么情况?
嘉敏的脸色不太好,但是嘉言和谢云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来也是,朱门绣户,看来从来都是富贵气象,便有个斗气,也就是为着衣裳、珠钗,胭脂水粉,笑过闹过,明儿早上日头照常升起。
谁见过……不,这等惨事,是听都没听说过。
“哥哥。”还是嘉敏先反应过来,毕竟画屏阁是她的主场,吩咐道,“还不给世子看座!”
曲莲应了声,吩咐婢子取坐具来,又上酒水与酪浆,谢云然低声问:“可用过晚饭没?”昭诩没有胃口,胡乱点了点头。
谢云然往门口四月看了一眼,四月知机退了下去--总要给世子备点东西垫垫肚子。
一阵忙乱过去,昭诩方才开口道:“三娘……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