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句话不但郑林不懂,就是太后自个儿,当时也是不懂的。
正光六年十一月,洛阳的冬来得猝不及防,碧青的天色在一夜之间转为铅灰,云低低的垂着,像是一眨眼,就会砸下豆大的雨点来……兴许是冰雹也不一定。
就和皇帝的病一样。
不怪城中这么多流言,皇帝今年才十七,弱冠之年,虽然未必就多强健了,但是一夜之间突然病倒,不能上朝,渐渐地连嫔妃、大臣也都不能见——接连几份要求见皇帝的折子都被打了回来。
偏这当口,前线也乱了阵脚。
之前接连不断的捷报,人都以为云朔之乱就要平,却不料变故猝生于腋。
谣传是监军元明熙持了皇帝密诏,逼宋王交出虎符——那倒不奇怪,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宋王决然不可能长掌兵权——却不知怎的,引发了军中动乱,有说是悍将不服,以“矫诏”之罪斩了元明熙。
知情的不知情的众说纷纭。有说宋王哪里来的胆子,他老娘可还在洛阳呢;何况麾下将士俱为北人,难不成背井离乡给他卖命?更离谱的说宋王已经领了大军,正向洛阳出发——准备打下洛阳再回金陵。
这话自然是没有人信,洛阳是这么好下的么,光护城河都过不了好吗!奈何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逃出城去,匿身山野。有人甚至想起三百年前汉室亡国之时,洛阳的兵火连年。
知道更多的人都闭紧了嘴,胆小的甚至称病告假,再闭门谢客——开玩笑,朝中有郑三这个疯子,连李家都能一锅端了,多少家族有李家这样的根基和势力啊。
但是无论如何,前线溃败总是事实,宋王控制不了局面总是事实——太后已经下了旨意,召回宋王,调驻守青州的南平王北上,总是事实。
南平王府还算平静,除了南平王妃进宫数日没有归家——这也是常有的,太后与王妃姐妹情深么。
嘉言心里慌慌的,和嘉敏说:“总觉得要出事——皇帝哥哥病了,我们是不是要进宫探病?”
嘉敏说:“母亲在宫里呢。”
嘉言“哦”了一声,也有道理,母亲在宫里呢。
“三郎喊着要阿娘。”嘉言说。王妃这次进宫得匆忙,连昭询都没有带上。嘉言心里实在不踏实。
嘉敏问:“嬷嬷不尽心么?”
“那倒没有。”嘉言闷闷地说。往外看,天色沉沉的,教人快活不起来。因着王妃不在,府里都交给谢云然,谢云然有孕在身劳累不得,所以王妃临走又指定嘉敏帮着打理——所以这会儿嘉敏也是忙的。
虽然大体上不过萧规曹随,不过琐碎事儿也多。
嘉敏记不得正光六年发生了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父亲北上,云朔之乱是能平的;她疑心过皇帝假病,王妃被诓进宫里当了人质。但是昭诩说,太后每日都有临朝理事……那是她多想了。
太后无恙,王妃自然无恙。
“宫里很平静。”昭诩说,“陛下不见人是真的,李贵妃的胎象也有不稳之虞,王太医留在宫里,随时候命。”前世李十二娘没有进宫,她是昭诩的妻子,大约聚少离多的缘故,也没有过身孕。
“郑侍中也留在宫里么?”嘉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