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交代

时近除夕,竟又下起雨来。冬天的雨夹着冰打在窗上,噼里啪啦,像是有人在拍门,或者有人在行夜路,一个人,总以为身后有什么跟着,猛一回头,就只有自己的影子,影子怯怯贴在地面上。

屋里火生得旺,但是嘉言还是靠嘉敏靠得很紧,像是近一点,就能暖一点。

如今王妃不在府中,府里就只有兄妹夫妻五个,昭询还只会咧嘴傻笑,让嬷嬷抱了出去。屋里还剩了四个人。

婢子识趣,都站得远远的。

昭诩觉得有必要与妻子、妹妹交代一下——毕竟,王妃已经卷入其中,南平王府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皇帝驾崩,天下戴孝,消息也瞒不了多久。

昭诩先看了嘉言一眼,三娘来洛阳才多少时候,进宫才多少次,不能与嘉言比。嘉言如今是大了些,前些年可是“皇帝哥哥”长、“皇帝哥哥”短的,虽然不及胡嘉子,堂兄妹感情却也极好。

嘉言被哥哥这么一看,越发慌了起来,转头看嘉敏道:“阿姐,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嘉敏摇摇头,握住她的手。她比谢云然和嘉言都早一步知道——也只是恰巧她下午在的缘故。

昭诩道:“阿言,陛下……驾崩了。”

嘉言“啊”了一声。她心慌有些日子了,母亲在宫里老不回来,她想过要进宫,被嫂子和姐姐拦住。她之前就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一定有什么发生了……但是哥哥和姐姐都不想她知道。

到这会儿揭开谜底,竟有瞬间的茫然。然后眼泪才流下来。

如果说在昭诩眼中皇帝是天子,他在那个万民景仰的位置上,虽然他还年少,但是他从没有怀疑过,有朝一日,他会执掌天下。

在嘉敏看来,皇帝是一个必须被提防的人。前世他召她的父亲进京勤王,一举扳倒太后,之后却当庭手刃她的父兄。她死死记得那个滴水成冰的冬夜里,永宁寺塔中,他说:这不是天子的死法。

到死,他都是天子。

他算计她,他猜忌她的父兄,他囚禁太后,他手刃权臣……他始终都是天子。

但是对嘉言来说,不,不是这样的。他就是个年长她几岁的哥哥,打小一起吃,一处玩培养出来的情分,如果不是长大之后威严日重,特别永巷门之后,在嘉言心里,他几乎和昭诩一样重要。

他怎么会死呢。嘉言心里闪过这个念头,她不敢往下想。

当初永巷门被闭的时候,阿姐与她说“总要有这样一个人,充当他们母子不和的牺牲品”,那个牺牲品可能是小潘儿,可能是胡表姐,可能是于家父子,阿姐说“太后的宠爱,不是你我能依仗的”。

那些话,这时候突然一一都浮起来。风吹冷雨打着窗,疏一阵密一阵,嘉言往窗外看,只觉无数的魑魅魍魉欺压过来……手上却忽然一紧,嘉敏握紧了她的手,四目相对,却到底无话可说。

都是见识过的。

昭诩没有赶上的永巷门之变,嘉言赶上了。太后与皇帝这两年的明争暗斗,她虽然不是亲眼目睹,也有所耳闻。她甚至想起当初于家父子栽赃她们姐妹搜出来的那块软缎,软缎上写,黄泉见母。

不到黄泉不见母。

如今真是到黄泉了。

如有朝一日,九泉之下,母子重逢……不,皇帝哥哥一定不愿意再见姨母了,嘉言捂住嘴,压住了哭声。

嘉敏拍拍她的背。她往窗外看,下意识地往永宁寺看,前世为皇帝陪葬的天下第一塔,如今还好好的,雨浇在塔上,那些金的铜的铃,那些哑的脆的响,在地狱之火里……明明隔得太远,却仿佛就在耳边。

她刚刚活过来的时候,也想过弥合帝后之间的裂缝,但是她渐渐意识到,那不是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金座只有一个,太后无论如何不会放手,皇帝也无论如何不肯甘休。一山且不能容二虎。

太后和皇帝之间,活下来的那个是皇帝,她也不知道该唏嘘,还是庆幸——太后总不至于杀她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