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孩子

天色已经全黑了,昭阳殿里没有点灯,没有人敢进去。

太后说了,擅入者死!

不怕这句话的,通燕朝上下,大约也只有南平王妃了。兴许还应该加一个郑侍中。然而南平王妃这会儿忙得团团转,需要处理的后续事宜实在太多,比如皇帝的遗容,王公大臣中质疑的不会少。

比如皇帝的收殓;皇帝的嫔妃,乾安殿的宫人、内监;再比如新君登基,这孩子先天不足,能不能撑过登基典礼她心里都没有底。

平心而论,南平王妃也很难明白太后为什么会这么做。人都以为不可能,无论帝后母子走到哪一步,毕竟太后不是当初冯太后。冯太后于显祖有抚育之劳,而无血脉牵绊,何况显祖当时有嗣。

而无论太后还是先帝,都只有皇帝一个儿子。

别说太后心里怎么想,南平王妃心里都过不去。皇帝是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比昭诩还亲近三分……连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被召进宫的时候,太后还镇定着,她镇定地坐在显阳殿里与她说:“钦儿没了。”

她记得她当时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表情,奇怪到她至今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是久病初愈,还是如释重负;是一个笑容的未成形,还是哭泣后的疲惫。她像是极需要一个肩膀来依靠,却最终挺直了腰板。

她亦无从揣度她如何会下了这个决定,也许是皇帝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最终触怒他的母亲,于是积怨已久,一朝爆发——只有在这时候,南平王妃才真切感受到,如今在她面前的是太后,不是她的阿姐。

她看到的,就只是皇帝苍白的脸,身体已经凉了。两个眼睛并没有睁着——据说含冤而死的人会死不瞑目,但是他的眼睛闭得紧紧的。或者是因为他不冤,他不愿意再睁着眼睛,看到他的母亲。

王妃在昭阳殿里陪太后坐了很久,这种天气,莫说一两个时辰,就是多想个一两天,也是不要紧的。

雨在殿外下得稀里哗啦,宫人和内监都没有被允许进来。

她小心翼翼地没有去问太后发生了什么。

太后知道她不敢问。她也不想说。她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她这时候脑海里反复翻腾的就只有皇帝软倒下去的样子,那张空白的脸,眉目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但是他的表情……她不知道那是悲愤还是嘲笑。

她心里反复转动的就只是一个念头,原来他想我死。原来我的儿子……想要我死!

大约他是觉得她该活够了。

在他的父亲死后,她又多活了十二年,手握一国权柄,享尽人间富贵,就是面首,也换过几茬。至于她为这个王朝操的心,她为他操的心,说到底……那正是他所怨恨的。他的王朝,他的天下。

他几乎是怒气冲冲地进了昭阳殿,郑林正在陪她用膳,见皇帝进来,起身行礼道:“陛下——”

“滚!”皇帝冷冷地一个字。

郑林看了太后一眼,太后略点点头:“下去吧。”

郑林这才拱手行礼,一振衣袍,却听见皇帝冷笑一声:“原来朕的话,当真是人人都可以不听了!”

郑林吃了一惊,但是立时就反应过来,应该是军报的后半截落到了皇帝手里——显然,太后并没有长久瞒住皇帝的意思。

他直挺挺跪下去,口中道:“陛下恕罪!”

皇帝恨得牙痒痒——这个小人!连敷衍都不能做得更像样一点!

“下去吧。”太后重复了一句,“皇儿有话直接与哀家说,郑卿是臣子,并非奴仆,你不该这样折辱他。”

郑林知道自己不能再呆下去,匆匆再说了句“陛下恕罪”,倒退着出了门。

皇帝按捺住自己想要追上去一剑穿心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