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佛经

太后赏了半盒梅花糕给潘贵人,说是新晋的厨子,赏她尝个鲜。

潘贵人难得这样的好儿,几乎是受宠若惊。她不比李十二娘,背后有家族姓氏撑着,也不像别的嫔妃,太后就当是空气。她因着前儿那个小潘儿,左右被看不顺眼——只能怪祖宗给错了姓氏。

心里寻思大约是李贵人临盆的缘故。要李家没出事,她固然不敢肖想她腹中的孩子,太后也不至于起这样的念头。毕竟是先帝已经废了的祖制。但是如今……既然李贵妃难逃一死,那孩子总要有个人来照顾。

太后日理万机,要给个宫人,未免辱没了那孩子的身份。这满宫里贵人数下来,还有谁比她更合适呢。

她素日里甚得皇帝宠爱,竟忘了皇后才是后宫之主——只怪穆皇后存在感实在太低。

因喜孜孜收了,想着等皇帝过来,一块儿尝鲜。

太后跌跌撞撞赶到凝阴阁的时候,凝阴阁的婢子说:“贵人被陛下召去了乾安殿——太后有什么事吗?”

太后站定了片刻,却说:“无事。”

有什么事呢。

还能有什么事呢。她一下子清醒过来,所谓覆水难收,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这时候收手,还不知道下场会如何呢。

“太后?”阿朱瞧着太后茫然走的这几步,忍不住开口问道,“……要上辇吗?”

太后摇了摇头,信步走去,这皇宫原是极大,只是她平日里并没有太多留意——便是这后宫之主,行、坐、卧也不过三五处。

冬已过半,草木凋零,而天色将暮,更添了凄凉。

“阿穆这些日子可好?”太后忽地问起。

穆皇后是皇帝亲定,太后没有插手。对于这位皇后,太后既不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厌恶,素日里不过晾着。好在这位皇后也是省事,讨不了太后欢心,也讨不了皇帝欢心,竟也我行我素地过了下去。

以她的出身,大体上总出不了错。只要穆家不给她生事,皇家就当是供个菩萨,物质上总不至于亏了她。

只是青春正好的年岁,这样形神如枯木,多少让人唏嘘。

阿朱中规中矩应道:“穆主子贞静,是陛下的福气。”

“是啊。”太后突兀地笑了一声。从陆皇后到穆皇后,皇儿倒是挑了个不多事的。从前先帝的于皇后也不多事。

从凝阴阁绕过去就是润景殿,再过去长亭,华音殿,兰池宫……不知不觉走出老长一段路,阿朱提醒道:“太后,前面是乾安殿了。”

太后又怔了怔,在风里站了片刻,阿朱给她披上披风,铅灰色的风吹过她的脸,她说:“阿朱你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回太后的话,阿朱跟着太后,有十三年了。”

太后“哦”了一声,她原是记得的,只是忍不住要问。十三年。先帝驾崩前夕,国事尽托了清河王——其实她后来想过,如果不是当时先帝病来得急,周肇征蜀未归,兴许还轮不到清河王。

那后来……也就轮不到她了。

先帝那头咽气,周氏这头就满宫搜她,她躲在掖庭里,大气也不敢出。死了好几个宫人。哪条路不是血染红。那些拥她上位的人,就一定怀了什么好心么,也不见得。无非怕外戚坐大,不好收拾。

——要论外戚跋扈,她胡家如何及得上周家。她又用了几个私人——太后自觉把南平王一家归入到宗室当中,并不算在外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