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家信

南平王收到消息有点迟了,南平王妃记起来该给丈夫送信,已经是十天以后,几乎与昭诩前后脚,信到朔州,南平王已经到了云州,这等消息,亦不敢轻易经手他人,待辗转到南平王手里,已经是正月初五夜间。

消息对于南平王的冲击丝毫不比对他的儿女们来得轻。

因为王妃的关系,他和太后私底下见面的次数远多过于一般臣子,太后对他的亲昵,也不同于一般臣子,乃至于宗室。在他的印象里,太后是个美艳温和的中年妇人,人机敏,见识也是不错的。

怎么会做这样的蠢事!

皇帝是她的立身之本好吗!

实在皇帝忤逆,也该把消息一步一步透出来,无论真假,待天下皆知,皇帝翻不了身,再立皇子……说得不好听,自先帝以来,皇家子嗣稀少,小儿成活率又低,就算皇帝再十恶不赦,也该关起来让他下崽子!

这下倒好,统共就一个皇子,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这要万一夭折了——

南平王敲了敲额角。

“王爷?”边上幕僚问,“是京中出事了么?”王妃与世子接连急报,自然不会是小事。

南平王轻呼了口气:“陛下驾崩,新君登基,恐怕要上个贺表。”

幕僚:……

“不须回京么?”幕僚道。

南平王往南边看了一眼,摇头道:“不须。”羽林卫在昭诩手中,应该是稳得住。朝臣就算有疑虑,皇子总是真的,太后把控朝政也这么些年,除了永巷门皇帝作妖那次,也没有出过大乱子。

想一想又道:“如今这战况,如何回得去。”

说起这个,真是一口血。

最早李家老爷子北上处理的时候,情况其实应该还不是太糟糕,天灾是主因,赈济不及时,粮草不济,队主、幢主反的多,上面镇将和军主几乎没有反的,都在苦苦守城。所以李家老爷子一招,几乎兵不刃血就平了叛。

被宜阳王一搅,完了。

待萧南再来,已经是费功夫。也亏得十七郎在中州鼎力相助,出钱出粮出人,萧南自个儿也能干,生生又收服一次。

被元明熙兄弟一搅,又完了。

到他北上……有句话叫事不过三。如今朝廷在云朔边镇的信用度,已经是个渣。这一回,是只能凭实力硬生生打服了。

更糟糕的是,叛乱这种事,从来都形同养蛊。起先总是杂乱无章,群雄并起,渐渐分出高低来,消亡,合并,譬如当初董卓乱政,十三路诸侯齐集河内,其势汹汹,到一朝云散,已经是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