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吉言

南平王被气乐了:天下姓周的没一千也有八百,说有姓周的人找他,他就能知道是谁那才见了鬼了。

幕僚笑了起来,低声说了几个字,南平王“哈”地笑了一声,却道:“我如何知道他是真降还假降?”

“那位小周将军说他去过中州。”幕僚说道。

南平王这才“啊”了一声,他记性甚好,自然记起嘉敏和萧南逃到中州时候,宋王府派出来营救的人里有这么个姓周的小子——昭诩留了他做亲兵,不知怎的,后来又送给三儿训练部曲了。

——他并不知道周城回怀朔镇一段,只当一直跟着昭诩。

一时自语道:“他怎么到了这里——快叫进来。”

帐门一掀,进来的果然是故人。南平王一眼看见,心里却咯噔一下,这小子怎么瘦成这样了,形容之中亦大有憔悴之意。南平王颇有些以貌取人,若非中州曾见,光这形容,能让他打发了养马去。

周城见了南平王,登时拜倒,口中叫道:“王爷!”

来见南平王,他心里不是没有犹豫过的。虽然之前李十一郎问他,如果南平王北上,他当如何,他当时随口应道“当降”——然而真到眼前来时,却想起当初他与嘉敏的约定。他答应过三娘,不依仗她父兄的力量。

他支支吾吾,遮遮掩掩把这个约定说给李十一郎听——李十一郎也是倒霉得紧,那日在他帐中吃过野猪肉之后继续向幽州进发,未几,幽州城破,李十一郎乔装改扮混进流民里逃命,被抓了回来。

好在他乔装得十分成功,人家抓了他,只当是寻常人,留在军营里做饭……李十一郎哪里会做什么饭,馍馍蒸成了炭,被一群军汉吊起来打。到这份上,李十一郎哪里还敢报出自己的名字令姓氏蒙羞。

也是巧,刚好周城经过——总之一场大乌龙,李十一郎也算是认了命,如今在为他出谋划策。葛荣眼下声势虽大,形势其实并不太好,入了冬,山上猎物也少了。再打不下邺城,哪里找这么多东西填人肚子。

李十一郎听得周城竟然与嘉敏有这么个约定,那真是一口血卡在喉咙里,只差没提着周城的耳朵狂吼一万遍……最后他只冷静地问了一句:“如有朝一日,南平王有天子之分,难道将军还能拒之门外?”

——开什么玩笑,如果南平王当了皇帝,你还能不在他手里讨饭吃?

好有道理。如果两人仍在洛阳,仍是太平盛世,自然不会提什么天子不天子的,但是眼下世道乱成这样……谁知道呢,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李十一郎又道:“当初将军与兰陵公主有此约定,是将军身无长物,一饮一食皆赖之南平王父子,与乞儿何异,如今将军手下有兵,已经今非昔比……是南平王借将军之力,而非将军借南平王之力……”

——可还是身无长物。周城默默给自己补全。

为了能见到南平王,贿赂南平王左右为自己说好话,连三娘给的金子都送了出去。真真穷得乞儿不如。

南平王自然不知道周城有这么多小心思,倒也难得礼贤下士,双手扶起他道:“……不急,你慢慢说来。”

周城一直没有回来,李十一郎左右睡不着,索性披衣起身,在帐外走走。

云州却没有下雨,月光朗朗中透着冷清,腊月的寒肃。他有生以来,这还是头一次不在洛阳过年。

即日后能回洛阳,亦再不复昔日光景,一家人热热闹闹,包括懂事的八娘,懦弱的九娘,伶俐的十五娘、十六娘,耳根子软得一塌糊涂的母亲,平日里在外头怎么胡闹,过年总会回来的父亲。

还有祖父,堂兄弟、姐妹,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大的小的,落地走的小儿……李十一郎斩断了回忆。

心思一转,却想道,原来周城与兰陵公主当真有前约,那就奇了,如果不是兰陵公主,他倒真会疑心是一场戏弄——但是兰陵公主亦不似此等轻狂人。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兰陵公主竟有这种眼力?

如是,兰陵公主又何必答应他的求娶呢。如日后有见面的机会,还真是想问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