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避害

素娘退了出去。

昭诩看着她的背影忽道:“青庐起火的时候,三娘身边都是宫里的人。”

嘉敏“嗯”了一声,敷衍道:“十九兄不让我带太多人,素娘和半夏都是我坚持再三才许跟过来服侍。”

如今跟她进宋王府的宫人死了个七七八八,也就没有人阻拦素娘和半夏了。

昭诩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实在没想到十九郎”

“谁都没有想到。”嘉敏接口道。

但是他原本应该想到的。父亲不在洛阳,母亲、妹子、妻子、弟弟都在洛阳,他不该如此掉以轻心,以为局面可控。昭诩懊悔过很多个日夜,只是这些话,也不能说与嘉敏听。不能说给任何人听。

他昨日混进王府,是抄小道直进青庐,所以听素娘说道安溪、王惠的死,脑子里转着,却不甚分明:“安将军的死,是宋王设的局?”

“恐怕是十九兄的杰作。”嘉敏解释道,“十九兄与安将军多有不和,安将军在江淮军中威望又实在太高,何况江淮军上下都是南边的人,没点由头,哪里能给十九兄使唤——宋王不过是顺水推舟。”

她心里也感慨元明修实在太小看了萧南。以她推测,萧南未必就知道王惠已经被策反,不过是和安溪商量好引蛇出洞,王惠就上了钩。至于之后王惠都死了,他怎么会放过他的家人。那个叫“阿圆”的小娘子,真心也好,被迫也罢,她的话,是半个字都不能信的。可笑姜舒就信了。

真是他不死谁死。

素娘记性甚好,在场对话几乎是一五一十道来。那个王娘子自露面始,每句都话里有话,姜舒没听出来,安溪没拦住,就让江淮军欠下萧南老大人情——萧南可不是什么善人,欠他人情,多半得拿命来还。

昭诩想的却是洛阳城破,家里就被围了,三娘哪里来这么灵通的消息——无非是萧南告诉她。对萧南愈发添了好感。想自己恐怕过不了今晚就会被送回去,留下三娘一个人在这里。因说道:“三娘”

“嗯?”

“宋王他”昭诩有些口吃。这些话,原该是做娘的与女儿说,或者嫂子与小姑说,都是好的,他一个大男人要与妹子谈论感情问题他爹为什么不把三娘生成三郎呢?昭诩心里怨念,然而该说的话还是得说,“我瞧着,宋王对三娘也算是真心实意,虽然说这桩婚事是情势所迫”

“哥哥!”嘉敏叫了一声。

“十一郎一去杳无音讯,”昭诩道,“莫非三娘心里有人?”他始终觉得,三娘与十一郎这段订亲来得莫名其——虽然李十一郎并没有什么不好——好在去得也莫名其,算是扯平。

嘉敏:

嘉敏也知道有些话,不能不和昭诩说清楚了——万一昭诩再把这个意思给她爹说了,没准她爹脑子一热就把她给嫁了。原本她爹就对萧南印象好。斟酌了片刻用词,开口道:“哥哥觉得,宋王是怎样一个人?”

“宋王么。”昭诩视线往上,逡巡不定。

提起萧南,洛阳人大约都是同一个印象:王孙贵公子。连宗室都会有这种错觉:萧南就是按着这个模板长出来的,容貌、风度、学识、言行举止,无一不符合他们的想象——也许还是元家发迹之前,对中原的想象。

按说元家入主中原百余年,哪个不是金玉堆出来的人,单独拎出来也都是好汉,好相貌,好风度,但是给萧南这么一对照货比货得扔。幸好去过金陵回来的使者说,金陵诸公子也远不如他。